第677部分 (第2/4页)

团和第二团,下关城外一万六千多日本政府军乃心腹之患,必须坚决彻底全部歼灭之,并且拿出了具体作战计划。

华军的编制都是大编制,一个师有20000人,一个旅是6000多人,一个团的人数在18002000人之间,所以,华军的总兵力在4000人左右,这也是轩建章在短期内能够拿出的最大兵力了,另外一个团,还要防守西乡隆盛的武士军,和驻守各个港口,县城。

日本人在下关城外的兵力在30000人左右,本来日本人的四个师,有40000人,但是此前因为和日本武士军激战,又被华军赶出九州岛,兵员在训练和补充当中,此时不是满编的情况。

华军和日本人的兵力比例为1:7。5,差不多是八倍的一个悬殊差距。

为了打好下关城战役,华军第一野战师师参谋部认真进行了战前准备,在军民中广泛的进行政治动员。号召大家为保卫九州岛的胜利果实而战,并提出“打好下关城战役,支援陛下的外交谈判”的口号。

部队知道华皇都亲自到欧洲进行外交谈判,都为陛下的安全担心。

轩建章说:“下关城的这个战役打得越好,歼灭日本政府军越彻底,陛下就越安全,在谈判桌上就越有力量。

虽然华国在此前只是动员了60多万老百姓到日本九州岛来‘开荒’,但是各级地方政府还动员了5万民兵支前或参战。

充分的战前准备,使部队士气高涨,求战心切,保证了前线的供给和后方的安全。

轩建章为了最大限度地集中力量,采取了边打、边建、边练的办法,经过短短的三天准备,战前准备就绪。

轩建章于4月24日黄昏发起总攻。

在总攻之前,华军第一野战师第一团团挖了100多米的地道通到城墙下,用两门中型战防炮炸开了城墙,第一团的攻城部队乘势涌人城内。

嘀嘀哒嘀!

华军的冲锋号是这么熟悉,又有一段时间没有听见了,让整个下关城瞬间进入了噩梦。

日本人在下关城总共布置了30000多大军,华军只有4000人左右,这个情况,双方都几乎是透明的,因为华国朝鲜省到日本九州岛之间的海域已经被英国舰队封锁,不可能有新增军队,加上必要的防御,所以,华军最多也就能拿出这么点人马。

但是让山县有朋意外的是,就这么点人,华军居然敢主动进攻,防御坚固的下关城?

【1258 华军来的好快】

“将军,不好了,华军开始攻城了!不是,是已经攻进来了!”副将气急败坏,并且惊慌失措的猛敲着山县有朋的房门。

山县有朋一下子从床上起来,打开了门,怒道:“我们有30000多军队,城内也有3000多守军,怎么一下子就被人攻入了下关城?”

“不知道啊!”副将急的满头大汗,“将军赶紧突围吧!”

山县有朋这个时候才40岁出头,正是他一生中,即将迈入辉煌的时期。

山县有朋是日本幕府末期和明治时期的军事家、政治家,日本近代陆军的奠基人,明治维新以来“军阀王国的始祖”。

长州藩出身。幼名辰之助,后改名小助、小辅。明治维新后改名有朋,号含雪。

自幼喜爱习武,曾把“我是一介武夫”作为座右铭,擅长柔道和剑术。

1853年16岁起,任长州藩役卒、监察员随从。参加“尊王攘夷”活动。任长州藩倒幕武装奇兵队军监。他曾就学于松下村塾,拜倒幕派领袖吉田松阴为师,与久扳玄瑞、高杉晋作、木户孝允、伊藤博文、井上馨、前原一诚等交往甚密。他多次往返于长洲、京都之间,了解形势,策动倒幕。

1864年9月,在抗击英法荷美四国联合舰队炮击下关的下关战争中,他身先士卒,右腕和腹部中弹负伤,成为攘夷运动的先锋。

1865年,他率奇兵队清除了长州藩中对幕府表示恭顺屈从的“俗论党”,夺回藩政权。

1866年,他又指挥奇兵队打败了第二次征讨长州的幕府军,保卫了长州讨幕根据地。

1868年,在关系到讨幕维新运动成败的戊辰战争中,他任北道镇抚总督兼讨伐会津越后口总督的参谋,亲自率军征战,先后攻占长冈、若松等战略要地,为建立明治维新政权做出了重大贡献。1869年,因“戊辰战争”有功,获得世代享禄600石的待遇。

明治维新后,他赴欧洲英、法、德等国考察军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