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部分 (第2/4页)

说话。

赵石不再想什么有的没的,抽出腰间的风刀,举在头顶,然后猛然前指……

这样直接干脆的战场语言,不用翻译,低地战士用他们简单的大脑沟回理解了这个命令,顿时,乱七八糟的呼喊声响彻天际。

前排的战士开始催动战马,队伍中有一定的混乱,因为后面的一些人也开始行动,完全忘记了一天之前被反复告知的事情。

好在,这个时候大军并没有整个动起来,马匹从静止到运动都需要时间,混乱并没有让大军的冲锋变成一次自相践踏的灾难。

沉闷的马蹄声,在高原上隆隆作响,赵石对这种声音早已熟知,但这个时候还是有些陌生,因为这根本不是冲锋该有的节奏。

几乎所有的低地战士都是在启动的那一刻,便放开了马缰绳,大军于是开始很快的加速,片刻之后,便成为了疾驰。

赵石座下的战马无疑是吐蕃低地最健壮雄俊的良驹,但过于高大的赵石坐在上面,还是显得低地战马太过矮小了。

没办法,送亲来的时候骑乘的河西战马根本不可能承受长途跋涉的高原之行,只能换乘高原马。

说实话,赵石的骑术也很一般,只不过,这许多年的征战下来,虽不如一些草原胡人那么娴熟,但已经远超一般水准。

就算如此,无数身影开始从赵石身边超过去,渐渐将他们的统帅裹挟在了队伍当中,对于赵石而言,这真是一次有些屈辱,而又令人愤怒的冲锋过程。

在离着营地两三里远的时候,碰上了那些高地人的骑兵。

这个时候,近万人的骑兵,已然冲了起来,卷起漫天尘土的同时,大地也在不停的战栗发抖,马蹄声更像是一连串的闷雷,在滚滚作响。

那数百骑兵,竟然还在驻足观瞧,显然有些不明白,这声音是从哪里来的,没有上过战阵的新丁……或者,他们根本没有见过,大队的战马冲锋时的景象……(未完待续……)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向西

在这样的骑兵冲锋面前,稍有犹豫,其实也就失去了逃走的机会。

更何况,他们竟然还在愚蠢的观望,当他们中间终于有人反应了过来,拼命的大喊着,想要调转马头逃走,一切都已经晚了。

从烟尘中蜂拥而出的低地骑兵,像潮水一般蔓延过去,瞬间便将这数百高地骑兵淹没在了骑兵阵中,连全尸都不可能再有,皆被踏为肉泥。

事后,赵石才知道,这数百骑兵离开营地,是因为象雄部落的小王子自持武勇,向他的兄长讨了数百最英勇的战士,并向其保证,只凭这些象雄部落的勇士,一定能够夺下衮噶饶瓦,为大军扫清障碍云云。

显然,象雄部落的首领们,根本不知道衮噶饶瓦的情形,李匪一直以来,和高地人作战的风格,也让他们过于轻敌了。

马匪头子从来不注重自己的后路,简直就是打一路扔一路,和蒙古人的狼群作战方式极其相似。

于是,象雄部落向称勇猛的小王子,也就悲剧了,没有展现任何的勇猛姿态,在蜂拥而来的低地骑兵面前,一个浪头便被拍的无影无踪。

五里,如果是秦军将士的话,一定会在接近一里的时候,将速度彻底释放出来。

但低地骑兵们不懂得冲锋要留足马力,因为在突破敌人军阵的时候,需要战马不停展现它的爆发力,这样一段奔驰,到最后。往往战马都会跑的吐白沫。就像跑足了很长的路程一般。过快的提高马速,只能让战马后继乏力,最终往往会导致骑兵中途堕马的道理。

他们在三四里的时候,便已经让战马狂奔了起来,而且没有任何的节奏可言。

所以,在前锋所部一头扎进敌人的大营,很快,一些战士便在受到阻挡的时候。无缘无故的摔落到马下,其实这正是战马脱力的先兆。

不过,在此时吐蕃地界,比的好像不是谁更聪明,而是谁更加愚蠢。

所以,当漫无防备的高地大军受到这样突然而猛烈的袭击的时候,他们完全被打蒙了……

刚刚喂饱了肚子,正在悠闲的消化食物的他们,目瞪口呆的看着天边那边越来越大的烟尘,恐惧的感受着地面的颤动。

不少人不是想着其他什么东西。而是立马跪倒在地,祈求佛祖的保佑。不要让天灾降临在自己头上。

而吐蕃大军中,不管哪个部落,都从来不会少了那些佛徒的身影。

在这样一个时节,念诵经文才是他们的主业,于是,当无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