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部分 (第2/4页)

兵布阵中规中矩,以堂堂大兵临敌,正是兵法中的正道,也可见其这几年兵书战策没有白读。

占下阳平关,休整一夜,第二天,赵石便命种遂带兵前去定军山接应杜山虎,截断定军山乱匪之退路,剩下兵马则驻扎在阳平关,并不着急进军。

此战,种遂,段瑞率部在前,当为首功,而迟殿虎有些倒霉,刚让他领军,却险些被乱匪冲溃,赵石这里虽因团练兵不相统属,他方自领军,对属下也不熟识,所以并未责罚于他,但总归闹了个没脸,加上一场大战下来,殿前司禁军并未表现出应有的战力,更有些禁军因为初临战阵,胆气被夺之下,向后退却而被斩于阵前,队正,旅帅都受了责罚。

虽说殿前司禁军精锐大都在李金花辖下,但终归让禁军上下都有些抬不起头来,之前那点趾高气扬之态总归是没了踪影,再有军令下来,牢骚话也没了半句,虽说士气有些低落,但对于整个大军来说,却是好事。

再有就是那位种家七娘,经此一战,说起种家这位巾帼来,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大多都要翘起大拇指,称赞一声,种家女儿,果然勇猛,可比古之花木兰,但说的最多的还是种七娘一刀劈了匪首之后,吐的昏天黑地,连累的所有部下,都没砍到几个脑袋,此事一经传开,当即便成了军中趣闻。

一些金州兵则自豪的给大伙儿讲上一讲这位女中巾帼打遍金州无对手的威风,当然,这其中更少不了什么将大帅的义弟胖揍了几次,最终大帅出面,在羽林军大营校场之上,一番龙争虎斗,最后如何如何,说的人吐沫横飞,如同亲见,听的人瞪大眼珠子,聚精会神之余,却是满脸的不信。

当然,这都是闲话,不过经此一战,团练禁军到是融洽了许多,而在此战中最为抢眼的种七娘声名鹊起,战后随即为赵石升为中军官,更将张锋聚从李金花处调回,任其副职,另一个副职由迟殿虎担任。

这也算得上是越级提升了,种七娘不过是个游骑校尉,任个参将也只勉强够格,如今却是一跃成了中军官,可以指挥调度中军数万人马,也就是赵石,换个旁人,断不会如此行事,让一个六品小官压在四品官的头上,不过赵石也正是想让旁人知道,只要立下大功,自然会在他这里受到重用。

张锋聚到了阳平关,一听要在这丫头之下任职,立马发起了牢骚,但在赵石逼迫之下,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至于迟殿虎等人,虽然心中腹诽,但此时却也真不好说什么,加上秦军中也不乏参军领兵的先例,又是种家的人,也只有闷声不响的认了。

这样一来,种家兄妹一个领前军,一个领中军,好似整个大军都成了种家的天下一般,而那些听了传言的,心中却都恍然,看来大帅和种家那位七娘果然有些……

闲话少提,第二日傍晚,张嗣忠率部归来,各个都是乌眉灶眼儿,烟熏火燎的一副样子,不过战果却不比阳平关下大战少了,除了虏获两千余乱匪外,歼敌数千,自己损伤却是微乎其微,自此,彻底奠定了羽林军能战之名……

bk

第七卷 千里江山入战图第五百五十四章 解围

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战图第五百五十四章解围

杜山虎这里比张嗣忠晚了一日到定军山,别看他和张嗣忠两人都是人高马大,极有勇力之人,但他和张嗣忠两人却是不同,张嗣忠好勇斗狠,勇猛无畏,领兵之时,往往一拍脑门想个主意出来,直到用完了,才知道主意好不好,用一句不好听的话说,此人非是大将之才,领一支兵还可,领的兵越多,越是容易出岔子。

杜山虎可就不一样了,在边镇呆了多年,性情外圆内方,本是刚烈之人,当兵多年,却是有多出些油滑出来,这样一个人,领兵打仗自然不会逞那血气之勇,更不会看轻了对手一分,即便是知道对手不堪一击,也会用尽全力,狮子搏兔,是那种越到绝境越是坚忍不拔之辈。

所以杜山虎领兵到得定军山,并未急着攻打乱匪驻守的定军山大营,先是让部下扎营休整了一晚,这才又带人仔细观瞧乱匪驻守的定军山大营之下,他越加的不想轻举妄动了。

定军山大营本就建在极为险要之处,而到得高处往营中观瞧,怎么看营内乱匪也有万五之数,且守卫严密,没有多少强攻的机会,试探了两次,乱匪虽然少有弓箭手,但预备的滚木雷石却是不缺。

他麾下所率羽林左卫精锐,这是旅帅起家的老底子,五千人攻上去,就算占了这定军山大营,也要伤亡惨重,那儿哪行?平定蜀中,这些羽林军将士才是旅帅的根本,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