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部分 (第2/4页)

也还是很高兴,让傅介子好生招待他们。

闲下来,常惠再好好得把乌孙的情况说了一下,弟史和殷茵说话,时不时得也插一下嘴,大致情况傅介子也明白了,因为解忧公主在西域的影响对匈奴越来越不利,特别是这一次匈奴使队被杀之后,匈奴人再也忍受不了,再提出交涉之后又派出重兵,大昆莫为了表示自己的意愿,所以派弟史和万年到汉朝来,一是为了给匈奴一个警示,二是向匈奴表明态度,同时,这也是弟史和万年自己的心愿,作为半个汉人,他们心仪汉朝的文学曲艺,正好趁此机会前来。

傅介子思之再三,还是问了一下葛妮亚他们的情况,常惠道:“傅将军且放心,只要有汉公主在,他们就是安全的,换句话说,只要汉朝的援助得力,两位夫人和部下都是安全的。”

这句话说得傅介子颇为惊心,现在汉朝这个情况,要想对西域实施强有力的援助,似乎是一句空话。

傅介子再问了一下郑吉的事情,据常惠所知,郑吉尚在渠犁按兵未动,可能是现在刚开始春耗,加上周围的兵员不齐,一时无力对车师实施打击。

殷茵听了沉默了许久,道:“相公,那现在这情况,你说能怎么办?”

傅介子听了这么个大难题,一时也陷入了无奈之中,于公于私,都是得对匈奴实施打击才能使挽救西域的局势,可是现在看来,郑吉的屯田兵是靠不住了,汉朝的援助也决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除了这两者之外,似乎是没有别的办法了。

窘境难除,想来想去也没有别的办法,众人都马希望寄托在早日找到皇帝,安定国内迅速出兵。

常惠、弟史他们都是贵客,当晚,傅母在傅府安排了戏班子,弟史对此最为乐道,她本来就是来学曲艺的,这一次到汉朝来之前,还特意从母亲那里学了一支汉人舞蹈《荆柯刺秦》,这是汉朝很红的大戏,一般也都是在正式场合才有戏子敢演,解忧公主本身是一个性情豪迈的女子,对这种男儿气十足的戏曲很中意,现在也都教给了弟史。

这个曲目是在戏子的戏单里面的,弟史眼尖,一下子就点中了这个戏目,并且强自将一个戏子换了下来,自己上台。

殷茵对弟史有些羡慕,感叹自己能蹦能跳,就是演不出来,常惠也拍手称好,而此时的傅介子却眉头深锁,一个念头突然从脑海里面冒了出来!

七,刀锋上的文明

第六卷 解忧公主 第十九节,再次西征

万里之外的敦煌。

自从傅介子一行离开,已经快四个月了,此时的苏巧儿已经渐渐得习惯了敦煌的风沙,习惯了这里军鼓响马的生活,每天早上起来就去军中记药煎药给苏老爹喝,然后就守在苏老爹身边一天又一天。在她悉心照顾下,苏老爹只有七天就苏醒了过来,只是身上的伤口太重,几个月一直下不了床。

贾老头本来也一直守在这汉人的病房里,但是自从所有的病人都活了过来之后,他也就放松了,反正有军医和苏巧儿守着,他也偶尔出去偷个闲,到城里面的一些弄巷去鬼混一晚上。阿里西斯每天都守着苏巧儿,上半天守着苏老爹,下半天则带着苏巧儿去见摩柯听讲经文。

一晃就是几个月,摩柯大师到底是练过的,身体好得快,这一日中午时分,他从外面归来,显得有些慌张。

“苏巧儿姑娘,你这是要到哪去呀?”老和尚对这个惟一能听懂自己说话又照顾过自己的姑娘视作宝贝,对她的态度也是相当的友好。

苏巧儿正准备和阿里西斯如实说了,摩柯却长叹一声,道:“苏姑娘,赶快回去照顾你阿爹吧,匈奴人来攻打敦煌了,城里面肯定要乱了。”

“啊!”苏巧儿听了面色惨白,阿里西斯也是极为紧张。

“那可怎么办?”

摩柯道:“还能怎么办,现在只能盼着敦煌的汉军能守住,我们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去的。”

苏巧儿没有多问,只是哦了一声,就和阿里西斯往回跑。

“直娘贼!匈奴人开始打敦煌了。”贾老头从外面跑回来,喘着粗气,道:“老苏,这一回匈奴人可是有二十万,汉军才三万。”

苏老爹想起来,却被苏巧儿按住,这一动痛得他呲牙咧嘴的,道:“现在出城还来得及么?”

贾老头道:“现在城门早已经封闭了,郡守大人下令任何人不得出入,不得引起骚乱,否则军法处制。”

苏老爹看着苏巧儿,叹了口气,道:“丫头,看来是躲不过去了。早知如此,我还不如让匈奴一刀砍死算了,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