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2/4页)

中包含了小故事,特里巴斯从这些故事中提取了主题,并编写成书,分发给将要参战的70名指挥官。为了强化书中的主要内容,特里巴斯还请几名在回复中运用故事的军官给70名指挥官讲述了各自在阿富汗的故事。让老指挥官讲故事,并挑选出其中最有意义的部分,让新的指挥官通过故事了解阿富汗的形势,这种沟通方式不仅令新军官印象深刻,而且他们更乐于接受。

无论是企业品牌建设还是与员工进行沟通,讲故事都是很有效的沟通方式,善于沟通的人深谙讲故事的玄妙。很多企业领袖在对员工、客户演讲时都会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当然,讲故事并不是单纯地博取大家的好感,而是在故事里面蕴藏着深刻的含义。美国讲故事联合会这样定义故事:“故事是沟通的一种方式,它包含的很多感性内容使人们为之心动,理解它,并从中领悟出新的意义。”

一家企业的经理在培训新参加工作的员工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中午,天气酷热,佛陀与自己的侍者一起远行,路过一片树林时,佛陀感动口渴,于是就对侍者说:“我现在口很干,之前我们曾经路过一条小溪,你去帮我盛一些水。”于是,侍者便回去寻找那条小溪,但是那条小溪太小了,刚刚有一些马车经过,溪水被弄得污浊不堪,根本无法喝。于是,侍者便赶回去对佛陀说:“因为刚刚有马车经过,小溪的水已经脏得不能喝了。您让我往前走吧,我知道前面有一条河,离这里也很近。”佛陀说:“不用,你还是去那条小溪吧!”侍者口里应允,但是心里却很不服气,他认为水那么浑浊,去了那里也是白跑一趟。他边走边想,但始终想不通,于是,走到又折了回去,问佛陀:“您为什么要坚持让我去那里呢?”佛陀没有解释,笑着说:“去吧!”侍者只好从命。当他再次走到那条小溪的时候,惊喜地发现溪水已经变得像原来那样清澈。因为经过一段时间后,泥沙不是被冲走就是已经沉淀了,自然就变得清澈了。侍者开心地捧着水回去了,并叩谢佛陀说:“您让我懂得了一个大道理,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

讲完这个故事后,这名经理对自己年轻的员工说:“生命中总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有时,生命的河流是污浊的,但并不是永远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终将恢复清澈。由此可知,成功始于耐心,而失败源于急躁。在成败之间,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这名经理通过这么一个简短的故事,告诉这些刚工作的年轻人不要因为工作上的一时不顺而抱怨或者是灰心失意。而且他也通过讲故事这种方式巧妙地告诉员工,当领导给下了命令时,员工首先要做的是执行,当不断地经历了这些事情后,员工就自然明白领导的用意。

生活中很常见的事情就是人们通过故事找共同点,从而取得更进一步的沟通。比如:旅途中,那些开始交谈的陌生人经常会分享自己生活中的小故事,从而很快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通常而言,在两个陌生人之间,以理论为基础的交流大多维持不了多久,而以说教形式的交流又缺乏联想,表达不够充分;故事则不同,它会吸引人主动倾听,从而进行深层次地交流,而这种交流比普通对话更能促进人们之间的关系。因此,大部分领导者应该多花一点时间在非正式的交流上,以此使自己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融洽。

但是在沟通中,领导必须认真思考自己要讲什么故事。讲故事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为了引出他人的故事,用沟通、分享的方式来增进彼此的感情。另外,领导在讲故事的时候必须要注意两方面内容:

(1)必须细心谨慎。泄露私人问题是不必要的,否则可能带来负面效应。领导们所讲的故事应该是他们的亲身经历,并能体现出这些经历是如何影响了他们的作为的;

(2)领导者需与员工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这样一来,当员工接受领导来帮助他们进行深思时,领导者的故事才被赋予了力量。

4。摆脱沟通陷阱,看清沟通的本质

世界著名国学大师、北大客座教授翟鸿燊在关于沟通的讲座上说:“沟通是情绪的转移、信息的传递、感觉的互动。”沟通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有效的沟通。沟通专家告诉人们,有效的沟通对于领导者来说尤为重要。但是,在对30名来自大型企业的高级经理人关于沟通进行展开访谈后,翟鸿燊教授意外地发现沟通管理正在恶化,而这种恶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管理者咎由自取。

为什么会这样?这还要回到翟鸿燊教授关于沟通的阐释:情绪的转移、信息的传递、感觉的互动。而很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