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3/4页)

该避免过多地干预,这样,下属就能够充分行使自己所接受的权力,也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保证积极有效地完成领导者授权的任务。在授权时,领导者还应该注重实现接受授权者的权力与责任之间的统一。也就是说,接受授权者享受了多大的权力,就必须要承担与之对应的责任,实现权责之间的高度统一。

(2)领导者在授权时要建立和被授权者之间的信任感。

如果领导者不信任下属,则会因为过多干涉下属而使授权失去意义。如果下属不信任领导,不知道领导的意图何在,那么就会不接受授权。为了打消下属的疑虑,领导者一方面要将自己的意图交代清楚,另一方面要肯定下属的能力,可以适当对下属之前取得的成绩进行表彰,使得下属能够信心十足地接受授权。

领导者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建立与被授权者之间的信任关系:

①合理公开信息。不信任往往是由于对某些事物产生了恐惧感。如果领导者通过向员工解释自己的原则或者问题等,使员工增强对未知事物的了解,消除已知事物引起的误会,就可以使双方建立互信关系。

②领导者在做出决策或者采取措施之前,要客观公正地考虑他人对决策或者措施的看法,在绩效评估时要做到客观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员工。

③如果领导只谈论事实,会给员工留下冷漠无情的印象,但在谈论事情之时,不只将事实阐释清楚,而且将领导者的主观感受分享给员工,那么,下属员工就会觉得这个领导者有人情味,从而增强对这个领导者的信赖,缩短自己和领导者之间的心理距离。

④领导者要在日常工作中讲求诚信。如果下属得知领导者有撒谎的行为,那么他们对领导者的信赖程度就会大打折扣。而如果领导者真诚地对待人或事,那么也比较容易赢得下属的信赖。

⑤领导者要注意言行一致,及时兑现自己的承诺。人们总希望能对事物产生预测的能力,如果对即将发生的事物难以预测,他们会容易产生不信任情绪。领导者如果言行一致,那么下属就可以通过领导者的语言或行为来推测事物可能产生的结果,可以通过对领导者的信赖来增强对领导以及未知事物的信赖程度。

⑥领导者应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做到言行谨慎,为下属保守秘密。如果领导者是一个容易泄露他人秘密或者和别人一起讨论他人秘密的人,那么,下属就会认为领导者不可靠,认为他随时可能泄露自己的秘密,当然也不敢信任这位领导者。

领导者如果在日常管理中以及授权时能做到以上几点,那么,他就容易取得下属的信赖,提高授权的有效率了。

(3)领导者在授权时应避免对完成任务的方法提出要求。

一般情况下,领导者在授权的时候只需要告诉接受授权者他所需要的结果,而接受授权者采用何种方法完成这项工作,则完全交由被授权者自己掌控。注重结果,给下属发挥的空间,才是真正有效的授权。下属在完成任务的时候,根据既定目标,通过自己的选择和判断来确定完成任务的方式,这样一方面能够锻炼下属的自主能力,提高他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又可以增进领导者和下属之间的信任。

(4)领导者在授权时要对接受授权者进行监督和控制。

领导者的授权具有相对性,缺乏制约的权力会使授权失去控制,从而使接受授权者出现滥用权力的行为,影响授权工作的进展以及整个团队的和谐。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领导者在分派任务时应当建立明确的反馈控制机制。首先,领导者要和接受授权者在任务完成的具体情况以及进度日期等方面保持沟通,下属需要对工作进展以及遇到的困难进行及时的汇报;其次,领导者可以对接受授权者进行定期抽查,这样不但可能避免下属出现滥用权力的行为,也可以完成控制机制,使授权更加合理、有效。在监督和控制过程中,领导者应注意分寸的拿捏,防止出现过度监控的行为,挫伤接受授权者的积极性,影响接受授权者工作的开展。

(5)领导者在授权时应尽量避免出现反向授权的现象。

反向授权是指接受授权的下属将自己应该完成的工作交给领导者去做的现象。之所以会发生反向授权,一般是因为下属不愿意承担风险或者失败的责任,担心自己因为工作能力不够而不能顺利完成工作,或者由于领导者本身没有及时对工作任务进行拒绝,甚至“来者不拒”。一般情况下,领导者在授权时就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比如:领导者在和接受授权者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