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2/4页)

就差不多了。”

“行了,你也别客套了,赶紧收下吧,真觉得多,过俩月仙仙盖房,多帮些忙就是了。”

“我就说,你这老黑婆子,不会让我白得便宜的,可不是就在这等着我呢。行,我也不跟你争了,说不得,仙仙盖房子时我要多跟着张罗几天了。”李大奶奶把银子放在怀里揣好,又跟老太太说,“不过,老妹子,仙仙的女户只挂在咱村里,牵连不到分田之事,我家连富也就自己作主了。但是,如果要盖房子在村里常住,还是要知会族老们一声。仙仙手头也不紧,最好哪日摆上几桌,把族老和咱们同辈的老人儿,请来吃顿酒,也让仙仙露露脸儿,这样,以后有个大事小情,大伙儿也好有个照应。”

老太太一边听,一边点头。两个人又唠了几句闲话儿,李大奶奶就起身告辞回去了,木艾和老太太把她一直送出院门,看她渐渐隐没在夜色里;才回了屋。

两个人欢喜的拿起那户籍文书在灯下细看,只见契纸上面写了寥寥数字,“女,木仙氏,夫亡,无母族可依。现有远亲做保,落户花王城北李家村,女户。

花王城府衙户籍处

百花历四百三十七年六月二十八立。

日期中央盖了个红色的方印,四个篆字,花王府衙。

正文 第十六章 初试种田

(谢谢蓝军1804、大雨着、夜静的鲜花和鼓励,特别是夜静居然给红酒投了四张推荐票。其实我还没弄懂这些票票是怎么回事啊,不过,我知道一定是好东东。所以,为了回报朋友们的支持,我今天更新两章,祝大家开心!!!)木艾拿着这张古代版的户口本,反正面儿颠过来倒过去的看了几遍,也没有看见一道水印或者防伪码,真的只是简简单单几行字外加一个红印就是全部了。这如果在现代,想要依着样子造份儿假的,简直是太容易了。不过,上面的词句之意简练易懂,也没有什么大漏洞,只是,这名字应该是老太太当时没有说清楚,她又常叫自己仙仙,所以连富村长录名字时,就报了个木仙氏。这样也不错,反正这时空也没有人认识她,叫什么也不过都是代号而已。

老太太不识字,但还是兴致勃勃的拿起来看了又看,最后千叮咛万嘱咐的交代木艾收好了。祖孙两人又开始商量关于摆酒的事情。木艾对村里的老辈儿人也不熟悉,具体请哪几位,如何去请,就都需要老太太操心了,她只负责拿银子,研究一下酒席菜色就是了。

不提她们两人商量请客之事,单说李大奶奶揣着银子回了家,唤了大儿子来到她和老头子的屋子,喜滋滋的拿出了那锭银子,显摆给儿子看。

连富惊讶的拿起来,在灯下细看了看,“娘,在哪里得来的银锭子,成色还这么好。”

老太太给自己和老头子都倒了杯茶,说道,“我去你四婶子那儿送户籍,你说能是谁给的。”

“四婶子怎会出手如此大方?”连富当村长也有七八年了,村里谁家过的怎样,他心里清楚着呢,这四婶家,自从前几年四叔病死了,栓栓她爹又去当兵差,家里只有她带着栓栓过日子,年年能吃上饱饭就不错了,怎么会有这么多银钱?

老太太慢吞吞的喝了口茶水,等老头子也不耐烦的看过来,吊够了这父子俩的胃口,才笑着说道,“不是你四婶子的钱,是她那干孙女仙仙的。说是,她家人遭难前给她留了点钱财,足够她一个人过日子了。听我一说,你搭人情找熟人儿,才给她顺利办好户籍,就多拿了些银钱出来做谢礼。

“办事总共用了不到二两银,这些是五两,就算感激咱给尽心办事,也还是太多了,不会还有其他什么意思吧?”连富给村里人办事,也不是没收过礼,但也多是些野(又鸟)、蘑菇之类的山货。四婶上次来拿的酒和布匹都是很不错的,所以他才找了人,很使了些力气,才如此快速的办好了户籍。没想到这办完了,又多得了一倍银钱,天生谨慎的他,就觉得心里不踏实。

老太太笑着对老头子说,“咱家连富,当了几年村长,真是精了许多。”说完又扭头看着儿子,“行了,你也别担心,不是什么大事,你四婶上次不是提过吗,那仙仙要在她家旁边那块地上盖个房子。我刚才提点她,请村里的族老们吃顿酒,再把这事说说,毕竟划地盖房子,你也不能一个人决定啊。”

连富扭头看了看自家老爷子,见他还是慢悠悠喝着茶,没有反对,就知道这事应该没什么差头儿。仔细想想,只要四婶出头请客,礼数上尽周全了,也不分村里的地,就是花钱买块地方落脚,想来,族老们也不至于阻拦,到时候自己再帮着敲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