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部分 (第2/4页)

们自己财政上的盈余,资金也就差不多了。实在不够的话,我就去银行贷款,无论如何也要在三年之内全部完工。”

上官正涵也知道,安江市正在与飞达地产打着官司,却没想到飞达地产当时并没有缴纳土地出让金,怪不得他们敢把危房拆了,大张旗鼓的拍卖土地,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

“穆书记,我听说你们市里有个五年规划,你们市委提出的口号是三年赶上中等到国家的水平,五年要达到达国家的经济展水平,是不是真的啊?”

穆国兴笑了:“你说的一点也不错,我们是有这个规划,并且也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批准。到那个时候安江市的经济将有一个飞跃的展,今后不仅不会再欠缴你们财政部的钱了,反而会交的越来越多。

上官正涵点了点头,他也很清楚,穆国兴说的这句话很有道理。一个地方的经济展了,上缴财政部的各项专款也会水涨船高,而他们专员办的工作也是与收缴各项专款的指标所挂钩的,由此以来,上官正涵在安江的日子就会越来越好过。

“穆书记,有个情况我要告诉你,虽然安江推迟了提前还款,提出的理由也很充分,但是,上边还是有一些不同看法的。”

虽然上官正涵说的很隐晦,但是穆国兴还是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这么一件事情,财政部的有关领导肯定都已经通过气了,甚至对这笔资金的使用都已经做出了安排,如果说,让他们没有一点看法,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穆国兴笑了笑:“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也是怪我们事先考虑不周,我这个市委书记不挨板子谁挨板子啊!”

上官正涵也没有再讲什么,只是端起酒杯来对穆国兴说道:“穆书记,我敬你!”

别看这简简单单的三个字,此刻也代表了上官正涵对穆国兴的敬佩之意。事实也就是这样,现在官场上有了责任都是想尽千方百计上推下卸,又有谁肯主动的替下级犯的错误而承担责任啊?由此可以看出,穆国兴的胸怀还是很宽阔的,这也正是他个人魅力的表现。

与上官正涵分手后,穆国兴坐进车里,他的手机就适时的响了起来,原来是孙书庭给他打来的。

“穆书记,袁市长门前这几天可是车水马龙很热闹啊!我侧面的了解了一下,全部都是下面的官员去拜访白部长的。”

穆国兴笑了笑说道:“嗯,我知道了!白牛月同志刚来上任,同志们上门看望一下也是应该的,侥培同志也会抓好组织部的工作的。”

就这一个简单的电话,两人都明白了彼此的意思,穆国兴知道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看来组织部里又要兴起一次大的风波了。

一千二百七十二章机构改革风波

穆国兴猜测的一点也不错,接下来的几天里,袁市长的家里是一天比一天热闹,去的人无一例外都是拜访新上任的组织部白副部长的。

这些官员们也都知道,市委正在按照中央的文件,制定安江市机构改革和干部定编的方案,这份文件一旦经过常委会的通过,就成了不可更改的事实了,好多的机构将被精简掉,大批的官员将面临着失去目前工作岗位的危险,不仅如此,一些人浮于事的单位也将在这次整编当中被编掉很多的干部。

按照中央的文件规定,像安江市这种副部级城市的各个直属机关,他的编制也只有一正三副,大一点的局委办可以适当的放宽,但也不能出太多。出的干部就只能内部消化了,实在无法安排的,就要动员提前退职休养了。

一些有门路的人都在积极的钻营着,要调到其他的省市去,可是,中央这份文件是针对全国范围的,其他的地方也在进行着同样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单位的人都安排不了,谁还肯再接受外来的干部啊!

既然这条路子走不通了,唯一的办法就是留在安江保住自己的官帽子。于是,一些平日里吊儿郎当不思进取的干部们就有了危机感,他们也知道,如果通过正当的竞争手段他们是无论如何也竞争不过其他人得,于是就把目光瞄向了组织部和编委办。

到编委办去活动的人,是想保住自己目前所在的单位,只有这样他们头上的帽子才有可能同时保住。至于到组织部去活动的人,他们有什么目的,就是用脚趾头去想,也会想明白的。

官场里就是这么个风气,有些事情是不好在办公室里谈的,只有在私下的场合才能更好的沟通,至于用什么办法,那就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了。

临时主持编委办工作的副主任戴彦美,现在正和另一个副主任黄腾飞处在竞争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