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部分 (第2/4页)

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干部选拔方面的一些规定,但起码也是最大限度的扬了民主。

这些反映被各级人大组织迅的收集起来,报到了市人大,市人大经过整理,又及时反馈到了市委,从群众的反映来看,绝大多数都是赞成市委这个干部任免规定的。

从各个党政机关反馈回来的情况,就远不如群众反映的情况要好了。有很多还是不赞成这样搞的,但是,决大部分的普通干部还是同意这个征求意见稿的。

穆国兴又召集了一次书记会,在事实面前,袁保正也只好同意了这个规定。但是,穆国兴也看得出来,袁保正还是有些担心的。他担心的不是别的,就是万一事情搞砸了,中央和省委要是怪罪下来没法交代。

穆国兴对三位副这里面的风险很大,不过,要想让我们安江有一个长期稳定展的阶段,干部队伍的建设是重中之重。凡事必然会有第一个人,我就当这第一个吃螃蟹的吧!我在这里表个态,如果有一天真的出了问题,中央和省委怪罪下来,这个责任由我一个人来负。

穆国兴说这句话也是有把握的,党管干部这是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只要是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上,大方向不变,怎么走那就要由各个地方的党委,根据本地区不同的情况来确定了。虽然扩大了民主,但其中最基本的一条却没有变,对干部的任命,最后还是要经过市委常委会的讨论确定。既然大方向正确了,那还会出什么问题呢?

陈彦靖心中一热,他知道,穆国兴这次的压力肯定也不会小,想了想自己再过两年就要退下去了,还有什么可顾忌的。人家穆书记这么年轻放着大好的前程而不顾,不就是为了安江这七百万老百姓吗?人家都能豁出去,自己这个老头子又有什么豁不出去的呢?

“穆书记,我不同意你这样做,既然是书记会定下来的事情,经过常委会讨论通过后那可就是集体的决议了。有了责任也要集体承担,出了问题怎么能让你一个人来承担责任呢?你不会是想以后在这个方面出了功劳,由你一个人独吞吧?“陈彦靖不愧是一个在官场混迹多年的老同志了,很懂得调节会议的气氛,他这样一说,马上就改变了书记会上严肃的气氛,大家随着也笑了起来。

一千四百五十五章关心则乱

安江市委的这个大动作,被中央党报记者驻安江记者站的记者,很快写成了内参,几天后这份内参就摆在了中央几大常委的办公桌上。

负责组织工作的四号长,看到这份内参后,马上就在上面做出了批示,要求中组部对安江的做法作出评估,看看是否能够进一步推动组织工作的深入开展。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在安江设立一个典型。

对于四号长的指示,中组部的领导极为重视,第二天就召开了党组会议,经过一番讨论,做出了向安江派出工作组的决定。到安江实地去看一看,了解一下情况,如果各方面条件合适,就把安江市作为组织工作改革的试点单位。对这么一件大事,是绝对不能草率行事,调查研究工作是必须要做的。

三号长是从国外访问回国后才看到这份内参的,顾不上旅途的疲劳,马上就打通了一号长的电话,至于两人在电话里讲的什么,自然是不会有任何人知道的,但是,三号长身边的工作人员却清楚地记得当时的的情景。

多年后,这位工作人员退休写了一本回忆录,在他的回忆录里,对当时的情景是这样描述的:三号长和一号长通完电话之后,非常高兴,微笑着说了一句让人莫名其妙的话:“这个小家伙,总能做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来。”

过了一会三号长又摇了摇头,自言自语的说道:“可惜呀,时机不对。”至于三号长说的时机是什么意思,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懂。但是当天晚上,三号长却高兴地破例喝了两杯酒,很是挨了他的夫人两个白眼。

穆老看到这份内参时,也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样子,这次他到没有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不出来,而是吩咐工作人员备车,亲自去了钟老那里,两个老人在一起谈了很长时间。

顺海省委书记方平逸是在接到中央办公厅的通知后,才知道了这件事情。一开始他还纳闷,组织部突然派工作组到安江干什么,难道安江又出什么大事了。有这么一个太子在那里,时时刻刻都让自己担着一副心,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就捅出一副大漏子来。

方平逸吩咐秘书打通了穆国兴打电话,他要问一下安江究竟是怎么了,又让中组部派工作组来。

穆国兴此时正在办公室里与组织部长伍侥培交谈着,布置着下一步工作的安排,桌上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