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部分 (第2/4页)

政,如果得不到大多数人的支持,那他就不能使自己的政令得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拉拢一帮人,这就又形成了一个新的帮派体系。这个新的帮派体系为了防止别人的争权夺利,就会对与他们立场不一致的人进行打压,这样以来,新的派系斗争就又开始了。

这种情况也并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官本位思想在作怪,有一句俗语说的很好,一朝天子一朝臣,天子都这样做了,何况下面的大臣呢?

斗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只是为了斗争而斗争,把自己本来应该做的事情给耽误了,这才是最可怕的。在斗争中求的团结,在团结中求得进步,这是每一个人都懂得的道理,可是,实际上又有几个人能够真正的悟到这个道理的真谛呢?

伟人曾经说过,在斗争中求团结则团结存,在退让中求团结则团结亡,这句话就很好的诠释了这里面的辩证道理。斗争是手段,团结才是目的,而进步则是目标,但是要做到这一点的前提就是要出于公心!心中无私天地宽,只有出于公心了,才能做成大事!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古代士大夫都懂得的道理,虽然现在的年代已经不是过去那种封建社会了,但是仔细想来,这句话放到现在也并没有什么错误,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李书记,对于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了,安江能在这次机构改革和干部定编工作中做出一些成绩来,主要就是我们能做到出于公心这一点了。中央长曾经在多钟场合讲过,立党为公,这个公又是指谁呢?我认为这个公就是指的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只要是我们坚持做到这一点了,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

对于穆国兴的话李新也认为非常有道理,但是,具体到某一件事情上,他却觉得这个道理太大了。现在的北疆省委常委,虽然大家表面上一团和气,其实,暗地里的斗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作为李新本人,现在还处于高洪斌和欧阳华两派之间,但是,在必须要表态的时候,他依然会支持某一方面。虽然大多数的情况下,他都能做到谁的话有道理就支持谁,但有的时候,却也做了一些违心的不符合原则的事情。因为不这样做,他就无法继续再待在常委会里。一个人连自己的位置都保不住了,又何谈出于公心呢?

就拿欧阳华来讲吧,这两年里他也提拔起一些干部来,大部分都是一些不错的同志,但是里面也不乏一些投机分子。有些人不要说让他去为这个国家和人民做点事情了,就是能让他们少祸害点群众就不错了。而这些人又是欧阳华非常信任的,在这次干部定编中,他又能如何做到出于公心这一点呢?

省委书记高洪斌这个人,比较喜欢用年龄大一点的老同志,认为老同志经验丰富做事稳重,但是,按照中央这次文件的有关规定,这些人又有相当一部分会在这次干部定编中被编下去,作为高洪斌来讲,他能这样做吗?

这就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一二把手都做不到出于公心这一点,你怎么要求下面的同志去做到呢?所以这也正是李新所说的安江的经验虽好,在北疆很难推广开来的原因。

李新觉得这一次的机构改革和干部定编,将会在北疆省的政坛上引起一场不小的震动。两大派系之间将又一次展开一次激烈的争斗,争斗的结果有两个可能,一个是一派把另一派彻底的打垮,从此在常委会里出现一派独大的局面。

另一种可能就是,两派经过争斗之后现谁也奈何不了谁,最后形成了一种妥协,相互做出让步,但不管怎么样,出于公心也好,不出于公心也罢,中央的指示是必须要坚决执行的。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只有经过这一次的改革,干部队伍才会真正的精简下来,才会更好的团结的一心,为这个国家走向富强而铺平道路!

一千三百六十一章政治资本

华夏日报在二版的整个版面刊登了著名大记者丁磊的文章,标题是《出于公心,认真工作》,副标题是记安江机构改革和干部定编工作中的经验。

这份报纸一被送到各个办公室,立刻就被争相阅读。看报纸也和读文件差不多,自然是级别高的先看,还有些领导喜欢在报纸的标题上签署自己的意见,这就形成了所谓的领导的指示,就要被秘书存档。

在这种情况下,级别低的干部们如果想要及早的看到这篇文章的话,就只好跑到街头的报刊亭自己购买了,但遗憾的是,这一期的报纸早就被抢购一空了。有一些聪明一点的领导就吩咐秘复印下来,人手一份。一时间安江市的干部们掀起了一股浓厚的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