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楔子

夜色如墨,拢聚着层层乌云,不见星月。

忽然间,天上电光闪烁,接连响起几声闪雷,滂沱大雨随即倾泄而下。黑暗中,一道闪电劈落,“百乐庄”正厅广场旁的一棵大树拦腰而断,树干正好压住一名银衣男子的衣摆。

只差一点,银衣男子就性命难保,但他却无动于衷,仍然沉默地跪在广场上,对刚才的惊险视若无睹。

一名仆役提着灯笼、撑着伞自正厅走出,快步走到银衣男子的身旁,将伞遮在他的上方,躬身道:“大公子,庄主问你要怎样才肯进屋?”

他缓缓地抬头,用布满血丝的双眼望着那名仆役。“我爹要你来问我?”

“庄主是这样吩咐的。”

“那……请他把凤凰儿还我!把她还给我!”他拉住仆役的手,低哑的嗓音里隐隐含着恳求,“告诉我爹,只要把她还给我,我愿意答应他任何条件。”

“大公子,你稍等,小的这就去请示庄主。”仆役弯下腰,将伞递给他,“这伞你先拿着吧。”

“我不要!”他用力将伞挥落,风一吹,伞便滚向远处。

仆役叹口气,无奈的回到正厅里禀告。

不多时,一名中年男子怒气冲冲的从厅里走出,连撑伞都忘了。

第一章

建武二年暮春

霸陵位于长安城东,遍植杨柳,沿途柳荫夹道,绿意盎然。

由于有灞桥跨越灞水而成为往来长安的要道,所以长安人送客东行,多半送至霸陵,在灞桥桥头折柳相送,故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雨后新晴,碧空如洗、柳枝上沾着点点水珠,在阳光映照下显得晶莹剔透,犹如珍珠般动人,但瞧在离人眼中,却似送别的泪水。

这一番美景,更添了伤感。

官道旁,一座小小的茶店里坐满了人,皆是方才因避雨而来的。

茶店里最角落的桌子坐着两名青年男子,一名身着月白绸衫,相貌俊美,气质尔雅,身后还背着一把琴;另一名则身穿宝蓝色缎袍,看来年纪稍长,神态问颇为沉稳干练。

为好友和自己各斟了一杯茶,那年纪略大的男子问:“李贤弟,离开长安后,你打算到哪里?”

“不知道。”李玉浚缓缓抬头望向窗外,轻声喟叹,“哪边有消息,我就往哪边去,只要能找到她……”

想到伊人芳踪杳然,至今无半点音信,他清澈如水的瞳眸染上忧郁,浓得化不开。

“都快八年了,你还要继续找她?”

“除非找到她,否则我会一直找下去,直到我死……”他说得很轻,却异常的坚决,仿佛立誓一般。

“如果她已经……已经死了,你要如何?”

“那么……”他扬起一抹淡淡的微笑,杂揉了坚定和哀伤,“我也要找到她的尸骨,再伴她到九泉。我与她,生不同衾,死愿同穴……尹大哥,到时候请你找一处风景优美的山林,把我们葬在一起。”

尹伯飞叹了口气,无奈地望着李玉浚,“你这又是何苦呢?天涯何处无芳草,以你的条件,大可另择佳偶。”

“芳草虽多,但皆非我所爱。”李玉浚解下身后的琴,轻抚琴身,悠悠地道:“比如这把无弦琴,如果不补上属于它的琴弦,又怎能弹奏出音乐?”

“这就是你带着无弦琴的原因?”

“正是。我就好比是这把琴,而她就是琴弦,只有找到了她,无弦琴才能够补上琴弦,重新变得完整。”他说这话时,神色温柔,仿佛伊人就在眼前。

“都这么多年了,或许她早就不在人世了,你又何必苦苦追寻?”纵然不忍,尹伯飞却不得不狠心戳破他美好的幻想。

“不,她还活着!既然她逃过了盗匪,就一定不会有事。她是凤凰,绝对不会轻易死去!”李玉浚扬起双眉,目光炯炯。

那一年,他离开百乐庄后不久,弟弟曾偷偷派人送来消息,告知凤凰儿在嫁往柳州的途中遇到强盗,随行的千余名百乐庄弟子仅有三人回庄,回报说见到她被砍了一刀,但生死不明。

他惊怒之余,闯入匪窟杀了盗首,得知她受伤之后,已被人救走。虽然不知是何人相救,难以查出她的下落,也不知她的伤势是否能痊愈,他却坚信她依旧活在人世,只要他持续的寻找,终有一日能与她团聚。

知晓他的决心难以更改,尹伯飞叹口气,举杯敬他。

“我以茶代酒,祝你早日找到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