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 (第2/4页)

住问道:“山西近几年收成只是普通。官府有很多钱?难道是当地官府用苛捐杂税收刮了很多钱?……不对。说不通啊?”

剩下地话王钝没说:当官地若征收苛捐杂税只会放进自己地腰包。怎么可能私人掏出钱来做为公款用?

“这事我知道。”小猴子快活地接口说道:“你们谁知道?”

小猴子环视一圈。见众人都是一副懵懵懂懂地表情。而那位老秀才虽然没那么不堪。却也露出好奇地神色。于是越发得意。

“告诉你们吧。以前茶马交易一直都是官营地。但因为其中地利润极大。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所以一直都有客商犯禁走私——在客栈那么多年。我早就炼成了一副火眼金睛。那些私贩茶叶地客商。我一眼就瞧得出来。在客栈七八年时间。我见过地私茶商贩绝不下三十个。”

“快说正题,别东扯西拉。”

见听众表达不满,小猴子悻悻然将话题收回。

“如今呢,官府打算将茶马交易交给私人。不过,官府说什么为了保证茶马交易的正常秩序,每个马市只发放三张茶马交易许可证。你们想啊,那些私茶贩子为了贩卖私茶连杀头都不顾,可见其中的好处有多大!为了这天大的好处,但凡有可能获得茶马交易许可证的人,谁不拼了命去争取?”

王钝下意识地问道:“那些商贩向官员行贿了?”

“大约没有吧。说来也巧,我待的那家客栈也是有年月了,耳房和西厢房顶上的天棚是相通的,说话声极易传过去。那天正好是一个外地的商人住在西厢房,晚上他向一个来访的客人询问,究竟需要上下打点多少才能获得一张茶马交易许可证。”

“那客人就说,这次贴皇榜招皇商,只能凭自己的实力,靠行贿根本没用。因为,想获得茶马交易许可证的商人只需要向官府投标,写上你愿意每年向官府缴纳多少钱,价高者得。这可弄不了什么虚假,投标时一式三份,一份商人自己留着,一份当地官府存档,另一份则交上中央朝廷。到时候朝廷会公布中标商人名单以及中标价格。如果有投标价格低却中了标的,商人只管向朝廷告发,然后朝廷便会派人察看其中的猫腻——谁还敢在中间动手脚?那客人又说,即便这次招皇商不是按这种程序,假设其中有什么漏洞,如今这个时候当官的也不敢收钱。”

“你们想啊,一个马市只有三张茶马交易许可证,利润又那么大,商人们自然拼了命地向官府交钱以期获得其中一张……如此一来,官府自然有钱了。”

王钝对前面一句话颇为敏感,于是毫不客气地打断小猴子的话,追问道:“那么个客人为什么会说这个时候当官的也不敢收钱?难道是担心监察部?”

小猴子“嘎”了一声,然后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监察部?什么叫监察部?……那个客人没提监察部,不然我一定记得……他只是说,当今皇上立意吏治改革,说颁布什么什么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又说无论行贿还是受贿,先行告发者无罪。”

小猴子显然是那种强烈的乐天派。刚才还一副很不好意思的模样,才一转眼的功夫,他就又兴高彩烈起来。

“你们知不知道什么叫先行告发者无罪?不知道吧。我告诉你们……你们都知道城西村的周家吧?”

一圈人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周家谁不知道,他家的田一共有两千多亩,是太原县最大的财主呢。”

“我怎么可能不知道周家,我家隔壁的周双喜就是他们家的佃户。”

“你们谁都没我知道的清楚,我在周家打过短工的。去年乡试,周家长房大少爷和三房的四少爷同时考上举人,周家大宴宾客,连我这种打短工的都有份,一连吃了三天的肉呢!那肉肥的……”这人说着,似乎犯了馋虫般啯地咽了一口口水。

“打住打住,你们都知道周家就行了。我要说的就是……你们还记得两年前周家和纪家为一块风水宝地打官司的事吗?”眼见大伙儿又要议论开了,小猴子伸出手示意大家安静。“当时周家打赢了官司,你们大家说说看,周家赢官司占理吗?”

“占个屁的理!”

“谁说不是呢?这件事当年闹得是满城风雨,谁不说纪家冤枉?”

“要我说纪家也未必冤枉。我听说纪家先给县太爷送了一百两银子,不要,结果周家出手三百,就收了……”

“好了,就是这么回事,我现在给你们说说什么叫做先行告发者无罪。之前县太爷不是收了周家三百两银子吗?可前些日子先行告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