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 (第2/4页)
说,步兵单位正常行军以一日三十里为舍。超过一天三十里,叫倍道。
倍道的速度则视当时情况而定。一天15公里以下,有点慢。
步兵行军,主要拖累速度的是各类后勤辎重。
就算是弃辎重轻兵而行,一般也不会太快。
冷兵器时代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体力基本等同于战斗力。
“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士兵是不能在行军途中消耗太多体力的。
所以古时候有记载的行军速度一般为一天三十里。
这个是在不损失战斗力下的行军速度,更快的速度不是不能。
但在战斗力和行军速度之间进行选择的话,只要指挥官脑子还正常就会优先保证战斗力,如果长时间强行军,将会造成大量的非战斗减员,这个后果是及其恐怖的,特别是在冷兵器时代。
而长时间强行军不但造成非战斗减员,还会造成部队及其疲劳和建制混乱。
在冷兵器时代,一支及其疲劳建制混乱非战斗减员剧烈的军队到达战场后除了送死还能干什么?
所以任何有理智的指挥官都不会轻易做出强行军的命令的。
所以,日行三十里(也就是大约15公里)是绝大部分指挥官的明智的决定。
说古代行军日行30里有点偏慢。
我个人认为主要是组织调度存在困难。
但仅以个人或突击部队来说,可参看战国时吴起选拔魏武卒的考选士:“卒之法:凡能身着全副甲胄,执十二石之弩、背负箭矢五十。荷戈带剑,携三日口粮在半日内跑完百里者,即可入选为“武卒”。
这属于急行军范畴了,就是不考虑后勤的情况下,快速机动。应该是主要用于增援,不是用在到目的地打仗的reads;。
古代百里基本不比马拉松全程少了,马拉松本人都跑死了。想想运动强度有多大,如果跑过去打仗,基本也是送人头。
古代没有汽车飞机,军队机动是要以”月“为单位。
古时候的行军速度,取决于运粮食的车的速度,这是战略上的行军速度。
行军上升到战略程度,真正决定机动力的是后勤,骑兵和步兵都不可能自己去扛1个月的粮食,所以才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说法。
而且那时候运粮草基本靠骡马拉车,古代的官道基本也就是土路,能有多快?
而且还不是一天都走路,还要扎营,基本一天只走半天。
能每天走个30里,坚持个几个月的,基本也算精锐了。
热兵器时代早期就以法国拿破仑时代为例。拿破仑时代在西方已经是近代了,但我国时候还是冷兵器时代。
拿破仑的时代,按腓特烈大帝时期陆军规范,军团一分钟为72步(行军时有军乐,跟着军乐的节奏走)。
传说中的“进行曲“就是那时候兴起的。
另外,拿破仑时大炮走的非常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拿破仑还专门组建了“骡马炮兵队”。
到了法国大革命时,为了适应法军的情况,同时配合拿破仑“分进合击,迂回包抄”的战术思想,对行军速度有更高要求。
每分钟走120步,这样一天走4、5个小时,就是20、30公里的样子。
这已经比同时代很多国家的部队走的快得多了,法军也戏说“皇帝的胜利是靠他们的双脚走出来的”。
那个速度每小时五公里左右,有兴趣的人可以试一下,全副武装走几个小时是很累的。
热兵器时代开始,到一战,机械化步兵还没有概念的时候,西方军队都要严格的步兵操典来要求行军reads;。
这时候,作战已经不像冷兵器时代那样对体力有那么高要求了,有时候到目的地后只要还能站立,就能马上投入战斗了。但后勤仍是制约大兵团行军的“短板”。
火炮的盛行,也是拖累大兵团行进速度的原因。
直到,1805年。。拿破仑开创了一个先河。
1805年10月发生乌尔姆会战,拿破仑将集中主要兵力使用于具有有决定意义的战线上,并充分发挥机动作战的威力,是世界行军史上著名的一个战例。
整个大军,共有20个步兵师和11个骑兵师,总计176,000人,并有286门火炮。再加上各军驻地分散,从上述各地到达莱茵河前线,距离约为600到800公里。这就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