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 (第2/4页)

赞美。

而这喝彩声中,也有许多是为她胯下的骏马而发出的。

不会像袋鼠一样跳远,不会象鸟儿一样翱翔,不会象蛇一样缠蜒,……

没有尖牙利爪,没有清晰的视力,没有矫健的翅膀,没有坚硬的鳞片,……

世界上有一种令所有人人都会喜爱的动物——马。

飞驰的骏马,宛若世间急速飞舞的精灵,俨然是草原王国上最具统治力的王者。

古今中外,马这种动物带给人类的不仅仅是速度的享受。中国古语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行军作战,马曾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

粮草的运输,要有马匹承担;大规模行军作战,要依靠马匹完成;冲锋陷阵,要依赖马匹的速度;……这些,都让一匹匹宝马良驹成为人类明史上不可取代的骄傲。

即便是在21世纪位面这样一个各种现代交通工具日益发达的时代,马匹在交通运输上的作用似乎已经完全被取代。但是人们对马的热爱之情并没有因此减退,嗣德和魂穿魏忠贤的楚大公知在看李华梅那匹骏马时,也充满一种难以言喻的感情。

这马在他们和围观大明百姓来看,实在是太过美丽和雄奇,光是高度就达到一米七以上,通体漆黑如碳,更无半根杂毛,皮毛乌黑发亮。

头部精致优雅,眼间距比较宽,口鼻中正,嘴巴薄而坚定

脸部长而平,前额宽阔而光亮,只中间一块白色菱形。

中等尺寸的耳朵尖部向内翻卷,长度为15厘米呈90度直立于头部,不时绕中轴旋转180度。

一双大眼睛分得很开,放射智慧的光芒显现沉静的性情,顾盼生辉。

肌肉饱满,体态匀称,每一次迈步都充满自信和骄傲。

配上名贵的马鞍和各种华贵艳丽的璎珞流苏等饰品,好似天马下凡一般。

只有这样的马,才配得上马鞍上的李华梅。

和李华梅并列的朱由检魏忠贤等人在一起,他们的坐骑都矮上一截,让李华梅显得鹤立鸡群。

本来李华梅不想骑这么招摇的马出来,作为大明官场新人,她想低调一些。但魏忠贤坚持让她用最华丽的出场方式,以此来展现大明海商的风采。

代表江南富商和士大夫阶层利益的东林党那些人上蹿下跳,海商因为近百年倭寇海患的刺激,名声不怎么好,那些正人君子肯定不顾大局,为了反对而反对,但这没关系。

皇帝一定支持你,被阉党操控的内阁支持你,厂卫也支持你,不过还不够,最主要的是你要获得百姓的认可。

所以作为大明闽粤海商的领袖人物,李华梅给百姓的第一印象一定要好,因为她代表了海商这个集团的形象。

是否忠诚,是否仁义,是否智慧,一时半会是看不出来的。

但一个人帅不帅,美不美,一目了然。

李华梅无论硬件软件都是上乘,打扮打扮就能拿得出手,看人民群众的反应,似乎反响很好。李华梅优雅而矜持,在马上作为海商代言人般摆造型,心中却苦笑不已,她觉得自己倒像是戏台上的戏子一样。

虽然最近帮助哥哥管理朝政,但朱由检也是个半大孩子,一路上谈的最多的就是李华梅的马,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李姐姐,这马是产自何处,如此高大。”

朱由检看见这黑马就喜不自禁,恨不得自己也有一匹。

“信王殿下,这骏马的来历老奴倒是知道一些。此马名为马瓦里马,产自天竺西北方名为拉贾普达那的地方,干旱少雨,多沙漠戈壁,其民风彪悍,善骑射爱马如命。”

未等李华梅说话,魏忠贤抢先回答了,这让朱由检很惊讶。就连李华梅也不禁刮目相看,不是听说这老太监不是不学无术吗?大明上下对外界都不怎么感兴趣,没想到东厂的督公还懂这个。

“督公果然博学多才,李华梅佩服,这马确实是出自天竺西北拉贾普达那。卑职曾经从佛郎机人手中救过一个国王的性命,他便送我五匹种马。可惜随船运送到大明境内,就只活下这一匹了。”

李华梅不敢小看魏忠贤,在马上行礼。

“督公当然博学多才了。”

只有知道魏忠贤底细的嗣德不感到惊讶,想当年这楚大公知可是从北大毕业的,不仅会写畅销,还出过研究论,虽然后来当公知智商降低了不少,但谁敢说他不学无术?

不过其他人都把嗣德的肺腑之言当成拍马屁,不禁对这么露骨的“谄媚”有些鄙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