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 (第2/4页)

围归葡萄牙,西班牙在东南亚扩展。但海上争雄,素来是实力说话,协议不过废纸一张。

几十年前,在中国的传奇海盗“龙王”林凤和西方殖民者争夺菲律宾失败后,西班牙逐渐巩固了在当地的统治,马尼拉日益成为西班牙人在亚洲的坚固堡垒。而对中国的征服,也逐渐提上了西班牙人的日程:那位曾被林凤围困在马尼拉的菲律宾总督拉维萨雷斯,就曾把中国沿海的地图完整绘制下来,呈交给西班牙菲利普二世。这也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份绘制精确的中国地图。

当然,吃过林凤大亏的他还是很务实的,在他给菲利普二世的报告里,认为要和中国开战,至少需要四千至六千军队,这在当时的欧洲,已经算是大规模的远征了reads;。

西班牙人的侵华计划,并不停留在几个狂人痴人说梦,相反一直很认真的落实,包括搜集情报等工作,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开始就一直在进行。到了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自以为准备就绪的西班牙人决定侵略中国。

在马尼拉的菲律宾总督拉维萨雷斯给菲利普二世的报告里,认为要和中国开战,至少需要四千至六千军队,这在当时的欧洲,已经算是大规模的远征了。

公元1586年四月,在菲律宾马尼拉召开了著名的“马尼拉会议”,该会议云集了西班牙在亚洲地区从军界、政界到宗教界所有的“精英人物”,制定了一份包含十一个条款、九十七条内容的备忘录,有五十一名贵族成员联合署名,由西班牙驻菲律宾总督桑切斯亲自至马德里,提请国王菲利普二世审批。该备忘录的主题是——侵略中国。

西班牙人在备忘录对中国实力的认识,比以前进步了许多。原先叫嚣着几十个人到几千人就能征服中国,这时候已经改口说,发动对中国的战争,至少需要动用一万至一万六千名士兵。而且还很会拉盟友,要拉上葡萄牙一起侵略中国,还要利用在日本的教堂招募雇佣兵,至少要动用五千名信奉天主教的日本倭寇。进攻的路线图也选好了,要从中国广东、福建、江南、山东四个地区登陆,全线封锁中国沿海。

这份备忘录内容很细致,细致到了军队作战的各个细节,比如各路部队登陆后,一定要注意协同作战,防止对中**队分割包围。而且非常很罕见的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在部队纪律上,一定要改变以往在美洲非洲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的不良作风,在中国不得随便烧杀。按照备忘录里的说法,这么做是为了“防止中国人口减少,因为中国的人口就是财富”。

更“超前”的是,西班牙人不但计划打仗,更计划了打完仗以后的事情,比如战后要在中国广设教堂学校,用天主教来取代儒教,用西班牙语来取代汉语,推行奴化教育。“超前”到搞笑的是,八字还没有一撇,就先给参战人员论功行赏了,谁当伯爵,谁当省长,分得清清楚楚。按照中国老百姓的一句俗话讲:就是米还没买呢,就先想着吃饭了。

桑切斯回到西班牙后,将这份计划呈报给当时的菲利普二世,自我感觉良好的菲利普二世很兴奋,当时批示照办。但理想很兴奋,现实却很残酷,还没等着西班牙人准备好,却又先和欧洲新崛起的海洋强国英国打了一仗。

明朝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西班牙和英国爆发加莱海战,集结西班牙倾国之力的“无敌舰队”,被英国人打得全军覆没。英国都搞不定,中国就更别想了。所谓的“马尼拉备忘录”,被西班牙政府一拖再拖,拖到1873年西班牙皇室都被推翻了,却还是干打雷不下雨。

加莱海战之后,西班牙国力日衰,欧洲海洋上有英国成日挑战,自己家里又有荷兰捣蛋,从明朝隆庆年间开始,原属于西班牙的尼德兰地区,就爆发了以脱离西班牙统治为目的的“尼德兰革命”,内战持续到明朝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最终从西班牙眼皮底下崛起了另一个欧洲海洋强国——荷兰,并日益成为西班牙的劲敌。

西班牙当年筹划周详的侵略中国计划,越发的不靠谱了。但对中国死心是不可能的,这时候的明王朝,政治上处于晚明江河日下的阶段,经济上却是新一轮海商经济的勃兴期,东南沿海贸易日趋繁荣,这样一块“肥肉”,西班牙自然还要咽口水,咽完了口水后,西班牙退而求其次,全面侵华不指望了,能像葡萄牙一样,从中国沿海得到一个据点,做点生意赚钱是真。

所以从16世纪下半叶开始,西班牙就不断地开始尝试,比如曾经多次派使者来到中国,提出设立商站等要求,皆被明朝政府拒绝。软的不行就来硬的。明朝万历二十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