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部分 (第1/4页)

董海亮说道:“出于种种原因的考虑,地市和县区的党委政府,都采取了严厉打击的态度,可暗地里呢,监督检查的工作却处于表面状态,要不然哪里来的这么多黑煤窑?在此以前,国家就对煤矿的问题很重视,多次下发过整治的文件,最近的一次我记得就在年初。可省委省政府呢,根本没有对这个问题表示出多么强烈的重视。”

冯光海和王鸿轩听到这句话,不由得都皱起了眉头,好你个董海亮,你这是要把火烧到我们身上了,省委省政府,不就是说的我们两个吗?

董海亮又说道:“王省长你为此召开了相关的市长工作会议,把上级的文件转发了给地市,后续的监督检查和验收呢,也是由地市来完成的,和前几年的做法没有什么两样。我们这些领导们最后能见到的,就是一份不知道真伪的汇报,本来问题的根源就出在下面,这样做能有什么成效?”

王鸿轩当即勃然大怒,我就知道你迟早给我露出尾巴来,原来矛头对准的人是我,想拉着我下水承担责任,你快醒醒吧,不但没门,窗户都是关着的!

他冷冷的说道:“董海亮同志,作为省长我负责的是省政府的全面工作,不可能对一项安排关注的那么紧,要是我们都没有记错的话,你才是煤矿治理工作的最终验收人,左天琪同志是实际的执行人,这是在省政府会议上做好分工的,不但对以前的疏漏推诿,反而找出种种的理由来强调,你这是负责任的态度吗?”

董海亮反唇相讥的说道:“王省长这是非要追究我不可了,那好,我们就回忆一下这里面的原因和责任。铜台市旭华县北葛庄镇煤区,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的监督管理三处,到那里进行检查的时候,发现了严重的违规操作和大面积滥挖黑煤窑的现象,并存在瞒报事故的违法举动。”

接着说道:“监管三处停止了北葛庄镇矿业公司的生产,并处以了巨额罚款,要求省政府出面追究该企业法人的刑事责任,那我请问王省长,这家煤炭企业自始至终没有停产,也没有缴纳一分钱的罚款,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九百三十九章 吵架后遗症

话说到这个地步就算是撕破脸皮了,中间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王鸿轩尽管气的直哆嗦,可对这个问题还真是不好回答。董海亮说的一部分是事实,出面平息事态的也是王鸿轩不假,可这里面的内情很复杂,一句话两句话的说不明白。

有北葛庄镇矿业公司和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的矛盾,又有人情关系网的纠缠,反正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

北葛庄镇矿业公司仗着有人撑腰,不卖监管部门的面子,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的领导想要打招呼处理私人关系,结果遭到拒绝丢了人。

煤矿生产哪有找不出问题来的,监管部门想要找麻烦,你躲都躲不掉。就这样,双方为了这点狗屁倒灶的事,矛盾升级了,把官司居然打到了省政府。

这家矿业公司的后台是来自京都,一个电话就追到了王鸿轩这里,非要严办监管部门的领导不可。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是二级局,隶属阳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作为阳西省的省长,当然不能胳膊肘往外拐,那样以后还怎么开展工作,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王鸿轩最后也只有和稀泥,双方各打五十大板了事,监管部门不得再找煤矿的麻烦,煤矿也要按照规定处理好安全问题。

这种事做的说不得,还不够丢人的,可放在别人的眼睛里,这就是王鸿轩以权谋私的证明,滥用职权为企业违规生产打招呼。董海亮未必不知道内情。但这时候偏偏说出来。目的就是为了恶心某个人。

王鸿轩对待董海亮的说法当然不可能缄默,立刻加以反击,谁的身上找不出点毛病来,我打了招呼是不假,可那是完全的出于公心,经得起任何调查,我良心无愧。

但你董海亮就一尘不染了?我可是知道你的亲戚就有煤矿,还不止一家。虽然是有合法的矿产证,可当初的手续怎么办下来的?要不我派人去调查一下,看看和申报材料是否一致?

冯光海也觉得此风不可长,你们这些人眼里还有没有领导,这是要造反吗?他在一边帮腔,对着董海亮施加压力。

左天琪一看不干了,反正这次的事情也闹大了,干脆也加入了战局,潘明莉不敢和冯光海对着吵,却能帮着董海亮和王鸿轩的争执。就这样。书记加上省长,和三名省委常委在会议室争论的天翻地覆。惊动了省委省政府,甚至是阳西省的官场。一个上午的时间,吵得口干舌燥也没有结果,谈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