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 (第1/4页)

曲保民说道:“高县长说的太对了,经过您上次的批评,我们管委会经过与交通、电力、自来水公司、网通等部门协商,绝对可以达到住宅小区建设的条件,还有,我们最近正在清理那些手工作坊和具有污染性的小公司,并请市规划院的专家重新规划了开发区,将绿化面积扩大了一倍。”高建彬笑道:“曲主任现在长进的很快,知道推销开发区的优势了,我再补充一点,正好借着新丰河引水环绕石桥镇新镇区的工程从开发区那里经过,你们就多了一个优势,绿水环绕开发区,到时候房地产开发商绝对抢破头。”

大家都在惊奇曲保民的变化,这还是以前那个混日子的他吗?现在看起来干劲十足,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原来事先得到了高县长的提点!高建彬问唐彦成:“你们交通局有什么事情?”唐彦成笑道:“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我们修补道路的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城区道路段已经竣工了,请高县长出席一下竣工典礼。”高建彬摇头说道:“这样的事情你应该去和贺书记报告,到时候我陪同一下就可以了,再一个,不要因为领导没有去就耽误了交通,那样传出去是要闹笑话的。形式上的东西该节约还是要节约的,你等会去贺书记那里一趟,看看领导怎么说。”

再看了看农业局局长向云波,向云波连忙说道:“市委明确要求把吴江县作为全市农业改革工作的示范基地来抓,各个乡镇都想要高县长到他们那里去现场指点一下,石桥镇的模式是全省的典范,大家想要好好的学习一下高县长的先进经验,您看这样的合理要求是不是满足一下?”

高建彬听得有些上火,但是还是笑着说:“向局长,你看看我这里的事情还不够多吗,这样的事情也要我一个个的去教,要他们这些领导干部们还有什么用,你们农业局是总揽全县农业改革工作的机构,我有些不理解为什么还一定要我去指导,难道大家对于县农业局不信任?那你这个局长到底是做的什么工作,这就要好好的检讨一下了。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没有必要非要按照我说的去做才能达到需要的结果,省委省政fǔ的文件指示精神大家还不清楚?那就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八个字,做工作要灵活变通,你们农业局要负起这个责任来,我也会尽量的抽时间到下面去走一走,但是我去了那就是检查阶段性成果,你把这个意思向各个乡镇传达,都一年过半了,还搞不清楚状况!”

第二百零二章 省委对于干部交流的看法

正文'第二百零二章省委对于干部交流的看法——

最后问温秀洁:“那温局长来有什么事情?是不是也想让我去你们那里检查工作?”温秀洁笑着说道:“下周三在云台市有个全省地市的招商洽谈会,我已经代表吴江县报名了,这次来是想看看高县长有没有时间,在石桥镇新经济园区的建设上,您可是对于园区的招商引资工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周三的时候您可以亲自带团过去,有了您的支持,我们县的招商引资工作必定会有新的飞跃。”

高建彬正等着郭永健过来收拾范晨蕾呢,那里有心思去招商会,但是在其位谋其政是他的本分,他也不想吴江县的招商引资工作失去这次好机会,就说道:“我这几天事情比较多,也不敢打这个包票,这样吧,你先提前带队去云台,走之前像是资料图片光碟之类的宣传物品准备的周详一些,到了那里要个好点的位置,不要怕花钱,我一有时间就去云台,到了再联系你们。”

等几位局长走了以后,高建彬看着进来收拾的乔真和蒋浩宇,说道:“你们把我需要处理的文件给我拿来,我今天务必要处理完。”乔真就给高建彬泡了杯茶,蒋浩宇抱着一大摞文件走了进来,一看到这些文件,高建彬感觉头都要炸开了。他不知道的是,在石宣回到省城以后,关于杨恩东的做法引发了周国林和陈锡坤的关注。

陈锡坤说道:“这个杨恩东,私底下揣摩上级领导的意图,他的做法看起来是为了南江省的农业改革工作,但是他难道不清楚,就石桥镇那几个干部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对于整个省的工作根本就是杯水车薪,本来拿石桥镇作为全国的典范,竖起这面旗帜来是要起到一个宣传的作用,让大家看到一个成功的试点,破开许多人对于农业改革工作的不理解和阻碍,他这样做把石桥镇这个全国百强镇干部抽调一空,那么下面的工作谁来做?他新挑选的那些干部怎么样,石宣同志有没有看看档案?”

周国林在一边说道:“档案上肯定是完美无缺的,都是海州的优秀干部年轻才俊,归根结底一点,还不是常委会上平衡的结果?我纳闷的是杨恩东同志以前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