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2/4页)

想起曾经这话的确对别人说过,只是往事已矣,对他没有用处的早就被抛之脑后,如今他必须取得裴梁玉的喜欢,只有尚书府女婿的位置坐稳了,前途才会一片光明。

同样是出身贫寒,他已经比不过驸马能娶公主,不能再降服不了裴梁玉。因此使出浑身解数,说不尽的甜言蜜语来哄裴梁玉。

最终裴梁玉半推半就,两人燕好成欢。兴奋中的袁真并未发现裴梁玉眼中滑落的泪珠,泪珠滴落在枕巾上瞬间化开消失不见了,只留下一个小小的印记。

以为得了裴梁玉的原谅,一大清早袁真都是笑呵呵的,还学古人拿了眉笔要给娘子画眉。

两人正闹着,忽然前厅来人传话。

“老爷说来了客人,要姑爷前去作陪。”

裴梁玉皱眉:“这么早?”

袁真笑着将最后一笔画完,看了看镜子里的美人儿,笑道:“娘子果然是天底下最美的娘子,我可是三生修来的福气,才娶了娘子这样一位贤良淑德的夫人。”

裴梁玉掩嘴轻轻一笑,娇嗔了一句:“就你贫嘴。”

“既然父亲大人召见,那我先去前面看看,早饭不用等我了,想吃什么就跟下面的人说。我看你最近都瘦了,再这样下去父亲大人就要怪我没有照顾好你了。”

裴梁玉见他还要再说下去,只好笑着推了他一把,道:“这样唠叨,还不快走,小心父亲等急了。”

袁真这才迈开步子出了门。

裴梁玉用了早饭还不见袁真回来,便问底下的丫头:“知道今天来家里的客人是谁吗?”

小丫鬟立刻答道:“是开封府的包大人。”

裴梁玉端茶的手一抖,茶水撒了出来,弄湿了衣服。小丫头吓了一跳,一面责怪自己,请求小姐原谅,一面去拿了新衣服给她换上。

裴梁玉挥手打掉丫头递来的衣服,神情仓惶,奔跑着进了卧室。

…………

袁真去了裴赞的待客厅,一进门就见那位久负盛名的包大人同岳父相对而坐,两人正在说些什么。见他过去,裴赞立刻笑着招手,向包拯介绍道:“这是小婿袁真,袁真,还不来见过包大人。”

不知为何,见着包拯一脸肃穆的坐在那里,袁真莫名的心虚起来,一种不祥的预感悄然笼罩了自己。

包拯细观袁真,果然长的是一表人才,风流的面貌。

双方见过,包拯问起袁真家乡何处,袁真一一告知。

“袁相公可认得慧娘此人?”

包拯忽然的一句问话吓了袁真一跳,让他没有丝毫准备。神情变化太明显,只好勉强笑着做挽救:“不曾听过,包大人何出此言?”

裴赞也觉察出不妥来,问包拯:“包大人今日前来怕是有什么事吧,何不与老夫说明白?”

包拯见袁真眼神飘忽不坚定,显然是说了谎。心中已经确认了几分,只是证据并不充分,也只能出言试探。

裴赞不悦,包拯只好拱手道:“只因有一件案子牵扯到这位名慧娘的女子,我见这女子与袁相公是同乡,因此问上一句,并无其他意思。”

袁真偷偷攥紧了手心,额头不知不觉也沁出了汗。听得包拯如此说,便笃定他并没有证据,心下顿时放松了不少。上前笑着对包拯和裴赞说道:“家乡那么多人,如何能每个都认识。包大人多虑了。”

包拯一双看透世人的眼睛定定望着袁真,直看得他心虚冒冷汗,这才转身拱手向裴赞告辞。待包拯离开,裴赞这才收了脸上的笑,看着袁真问道:“包公既来这里找你问话,必是确有其事。你当真不认得那名叫慧娘的女子?”

袁真的这位岳父性格严肃,唯独与女儿在一起才显出几分慈父的样子来,平日里同袁真说话很少有和乐融融的情况出现,在袁真面前扮演的是严父。

袁真心里也怕他这个岳父,见他问自己,因为有之前的经历了,这次回答的比较自然:“孩儿怎会对父亲撒谎,是当真不认得。孩儿家中的情况父亲是知道的,怎会认识什么女子?”

裴赞见他说的果断,心里的怀疑消去了。又道:“既然不认得,此事就到此为止。去陪陪梁玉吧,我见她这几日很少欢笑,你们新婚不久,该抽出时间多陪陪她才是。”

袁真立刻答应下来。

从裴赞那里出来,袁真并未直接去找裴梁玉,而是独自进了书房。

胡乱翻出一本诗集,看着看着,脑中的记忆却不知不觉回到了过去。

…………

“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