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部分 (第2/4页)

姓虽然知道日军的残忍,但是对于这些化学武器的危害,却不一定了解。”

刘家辉摇头叹息:“这个道理我知道。相比较下边的部队所受的委屈,我们这些还算不得什么。别说老百姓不理解,就是咱们自己的部队不是也对最后停止对蛇山的进攻,让开一条通路放34师团残部逃跑也不理解吗?”

“说来也憋屈,打下一座城市,获得的最大收获除了在蛇山上缴获了日军来不及或是无法携带的几千万发65口径和77口径子弹,以及六万余发各种口径的野山榴炮弹和迫击炮弹之外,居然就是搬迁了整个武昌城内连同郊区以及下游长江南岸的几十万居民。这是不是一个绝大的笑话和讽刺?”

“尽管这个笑话并不好笑,但是却正是我们要面对的现实。”刘家辉看着山下的车队,叹息良久。许洪亮面对这样的情况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有些人将这些事情怪到了28集团军无令擅自出击,收复武昌的头上。

这次事件让很多人起了非议,这些人认为,如果28集团军不占领武昌,将日军逼急了,日军也不会将数量巨大的毒气炮弹丢进长江,这种事情也可以避免。从一位前来采访的记者口中听到这种话的时候,许洪亮相当的气愤。

就算28集团军不进攻武昌,等日军战败撤退回国的那一天会将这些毒气弹携带回国去吗?鬼都知道这基本不可能。日本人没有那么愚蠢,将这些潘多拉盒子中的魔鬼带回去,去祸害本国人的。

而且按照这个说法,中国人还从来没有招惹过日本人那,那日本人不也屡次向中国人下手吗。一个强盗岂能因为你不去招惹他,就老老实实的呆着,真不知道这些人的这些混帐逻辑是从那里来的。

就在许洪亮在这里胡思乱想的时候,望着山下一言不发的刘家辉突然转过头来对许洪亮道:“洪亮,从这场会战来看,日本人已经没有多少时间挺头了。我估计最多在有两个多月,这场战争就会结束了。你有没有想过战争结束之后,干些什么?”

许洪亮摇摇头道:“还没有想过。不过这军装我是不打算在穿了。外敌没有了,劳累了这么多年,我已经心疲力竭了,也该休息休息了。也该好好的陪一下老婆孩子了。打内战,我没有什么兴趣。”

说到这里,许洪亮望着刘家辉笑了一下道:“总座,您不是常说,抗战之后,您就辞去军职吗?您这个主官都走了,我这个参谋长能不奉陪吗?咱们不是一向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吗?您不在了,和别人合作,我的性格恐怕很难和的来,还是早点和您一起走比较好。也别让人家赶了。”

刘家辉闻言点点头道:“也好,我在加拿大和美国各给你买了一座农场。和我去那里做邻居怎么样?我看了一下照片和资料,那里空气,环境都不错。很适合你调养身体?国内还是不要留了,留在国内的任何地方,除了西藏、新疆之外,都难免受到波及。还是国外好一些。”

“况且,这场内战如果国民政府胜利了,我们这些人在不在无所谓。要是**胜利了,我们这些前政府的军政人员还是离远一点的好。他们那边的政治斗争太激烈,也太残酷。”

说完刘家辉从衣服兜里掏出几张赵永刚回来时候带回来的照片,交给许洪亮道:“这件事情,事前我没有和你商量,就擅自做主了,有不周之处,还请你原谅。”

许洪亮接过照片,仔细看了看之后笑道;“让您多费心了,我本来准备战后带秦绵和孩子回她四川老家定居的。既然总座您已经安排好了,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不过总座,您真的舍得这支您亲手创建的部队?”

刘家辉没有急着回答许洪亮的话,而是沉思了良久才道:“舍得又能怎么样?不舍得又能怎么样?外战打完了,内战我们又不想参加,能做的就只能激流勇退了。”

“况且我们这么多年征战在外,也该抽出时间陪陪老婆孩子了。我已经答应父母等抗战结束之后,就辞去军职,在二老面前进孝。咱们这些年血火中拼杀,家人已经为我们担心这么长时间了,也该让他们安安心了。”

许洪亮看着溜家辉军帽下边露出的鬓角上星星点点的白发,心里感叹良久。当年从南京突围出来的时候,谁都没有能想到能在这场战争中幸存下来。那不到千把人的队伍会发展到今天八个装备精良的步兵师十余万虎狼之师。如今即将要胜利了,自己却要离开了,还真的有些舍不得。

就在刘家辉在武昌忙着打捞日军丢弃在长江中的毒气弹,指挥部队协助武昌城居民大搬家的时候,此刻在整个华中其他两个战场,湘鄂边和南昌两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