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部分 (第2/4页)

计划上陆。

这一场风暴造成的物质损失大大超过了二十天作战中的损失,并迫使德军的后勤补给出现严重困难。担负主攻的博格B集团军群也不得不暂时中止了进一步推进行动,甚至不得不放弃了曼德福德这个钉子,因为这个钉子此时过分突前,两翼安全无法得到保证了。

迪尔毕竟是英国元帅级别的将领,非常敏锐的的抓住了这一千载难逢的战机,进行反击,一举收复了曼德福德,并将斯沃弗姆和艾克堡也从德军B集团军手里夺了回来。可惜此时英军兵力有限,仅仅能勉强进行防御,无法再进行更进一步的行动,最终在夺回艾克堡后也停止了进一步行动,错失大规模反攻的绝好时机。

不过因为这一次的风暴,让整个大英帝国都在感谢上帝保佑,因为这一次的风暴让德军不得不停下了进攻的脚步,虽然英军暂时也无法进行更进一步的反攻行动,但却让他们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最后沿金斯林、艾克堡、斯沃弗姆、曼德弗德、塞特福德、贝里圣埃德蒙兹、伊克斯沃斯、斯托马基特直到伊普斯维奇布置好了一条南北纵横的厚实防线。

这条防线北起金斯林湾,南到伊普斯维奇海岸,不但卡住了德军西进的路线,也挡住了德军从金斯林北上大不列颠岛腹地或沿伊普斯维奇向伦敦推进的道路,将德军牢牢的锁在了东安格地利亚地区。

当德军经过风景的损失,重新恢复补给,恢复大规模攻势时,却发现英军的防线已经布好,他们想要向英伦三岛腹地推进,就必须突破金斯林——伊普斯维奇防线,否则他们就始终会被锁在东安格利亚再不得寸进。

但英军从伯恩茅斯调来的大批精锐,还有征召的大量国民自卫军士兵已经在这段时间纷纷涌入了这道防线,使得这道防线一时间变得颇为厚实,德军想要突破变得非常称艰难。

此时,德国选在大雅茅斯登陆的缺点也体现出来了,因为此地偏处一隅,德军向纵深推进的路线太窄,可选方向不多,使得英军只要在东安格利亚西部布下防线,德军就无法再通过其他方式威胁英国腹地,而若在伯恩茅斯、多佛尔等海峡中部港口登陆的话,德军可以同时向四周展开,那样的话,英军需要防守的地方要多很多,以英军的兵力,绝对无法把整条防线布置的那么厚实。

一次风暴,最终使得丘吉尔等人得偿所愿,而英德两军相持于金斯林和伊普斯维奇这道防线,你争我夺,德军闪电般前进征服英国的梦想顿时化为泡影。这种态势对于渡海作战的德军来说显然更为不利。

希特勒为此震怒无比,可惜这是因为一场风暴,一场天灾,是大自然的阻挡,希特勒再震怒也无法牵怒于谁。只能一次次的向前线下达不惜一切代价尽快突破英军防线的命令。同时将原本布置在科唐坦半岛和布列塔尼半岛做佯攻的部分精锐也调往东安格利亚参战,意图以兵力优势尽快突破英军防线。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场风暴,让希特勒意识到他此前的侥幸有多么危险,战争有太多的意外,原本看上去极为美妙的前景顷刻间蒙上了阴影,还好他在登陆前期极为顺利之时没有放弃乌克兰之行。虽然有意放慢了原定的推动乌克兰和西俄等控制区内大族自治的计划,但现在控制区因为他的到来,暂时稳定了一定的局势,预期的大暴乱还没有发生,他还有时间快速完成这项任务,把一个预期的危机提前化解。否则若预期的控制区大暴乱真的发生,加上德军登陆后在东安格利亚受阻,德军就真的要面临两线苦战的艰难处境。

在莫斯科隔离墙前面,还能透过铁丝网看到对面的克里姆林宫和瓦西里大教堂。而一座横跨莫斯科河两岸的大桥如今却已经没有了往日车来车往的繁忙景象。在大桥两头各有一座拱门式的通行口,通行口由两道厚厚的铁门挡关,在通行口驻守的士兵和出入境审核人员无比的轻闲,相信若不是希特勒在这里,平时这些人免不了会打嗑睡。

“元首,党卫军真的要撤走吗?”这时希姆莱站在希特勒的身边,微微躬身问道,语气之中颇有些不满。

希特勒只是回头淡淡的看了希姆莱一眼,然后再次望着大桥的那一头,良久才抬手指了指东面,过了大桥,那一面就是阿拉斯加控制的地方了,虽然这个时候,那里属于新的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的主权领土,但谁都知道,那只是一个傀儡政权罢了。

“海因里希,你在控制区的时间已经不短了,你说,莫斯科河的那一边,他们的人民是否比我们这里的人民生活的更好?”

希姆莱却撇了撇嘴道:“那只是谎言,在那里生活的好的只是那些有权有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