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部分 (第1/4页)

当他坐了下来,一眼就看到这份报纸的内容时,睛睛都没有眨一下,那些传单上所说的要他们投降之类的只是雅尔塔会议的部分内容,但这份报纸上的却是雅尔塔会议所达成的所有协定、协议,条约内容。

不过朱加什维利没有耐心一字一句的看完,他只关心那些重点。

而说到底雅尔塔会议只有四个重点,一就是如何瓜分苏联和如何处置他们这些苏G领导人。二就是将来对被瓜分苏联领土的处置。三就是阿拉斯加与意大利等其他国与国之间达成的一些协议。最后一个自然是瓜分苏联之后,对英美的态度。

这四个重点,很容易找到,因为都有大黑体字标了出来。

第一个和第二个重点,由一个雅尔塔协议做了解释。

根据这个协议,苏联将由阿拉斯加为首的海约国和由德国为首的轴心国分区占领,分区基础线为北起道加瓦河经西德维纳河、莫斯科河、奥卡河、顿河最后抵第聂伯河下游。以西属德国为首的轴心国控制,以东归阿拉斯国为首的海约国控制,至于各阵营之间未来如何划分占领区,则由各阵营自行协商解决。

但在此基础线外,另有多条明细规定。使得双方控制区有大半互相渗入了对方,海约国有部分控制区位于基础线以西,而轴心国同样有部分控制区位于基础线以东。

首先确定是道加瓦河以南及以西的拉脱维亚全部领土归属海约国控制。如此波罗的海三国当中,只有立陶宛全境归轴心国控制。而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两国则全部归属海约国控制。

其次是西德维纳河以东以北的白俄罗斯领土归由轴心国控制,这样也就代表着白俄罗斯全境将成为轴心国的控制区。

其三是针对苏联首都莫斯科的划分有详细规定,双方规定,以呈南北向穿越全城的莫斯科河划分,凡属河以西的莫斯科城区则归轴心国控制,以东则归海约国控制。双方不得以任何理由越过这条分界线干涉对方占领区的各项事务。

其四则是规定顿河中下游区域全部归属海约国控制,此外第聂伯河下游也全部归属海约国控制,轴心国在顿河地区只能控制顿河上游及顿河支流北顿涅茨克河上游未明确归入海约国控制的地区。在第聂伯河,轴心国也只能控制未明确归入海约国控制范围的中上游地区。

为明析双方在此区域的一切权益,还对顿河、第聂伯河地区的归属作了详细地域解释。

该解释为顿河中下游的罗斯托夫州全境,干流上游的沃罗涅日州河以东部分属海约国控制区。干流上游的别尔哥罗德地区及沃罗涅日州河以西部分属轴心国控制区。

而顿河支流北顿涅茨克河和第聂伯河地区则有这样的解释,即凡属原乌克兰管辖的哈尔科夫、卢甘斯克、顿涅茨克、第聂伯罗彼得巴甫罗夫斯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尼古拉耶夫、敖德萨共八个州全部范围及克里米亚半岛(克里木半岛)的全部,不管位于基础线以东还是以西皆归属海约国控制。除此外的乌克兰领土则全部归属轴心国控制。

除这些明确规定的地区外,其他原苏联所有领土皆以基础线的划分为准,以西即属轴心国控制,以东则属海约国控制,双方都不得借故再起争议。

瓜分,这就是彻底彻底底的瓜份,围绕这条以几条河流为界组成的弧形基础线,苏联已经在纸面上被瓜分的一干二净。从纸面上看似乎苏联已经不复存在了一样。

这让朱加什维利愤怒之余,也不由的涌起一阵悲哀,曾几何时,苏联还是那样的强大,是整个欧洲最大的国家,是欧洲甚至全世界有数的强大国家之一。可是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辉煌的苏联却走到了这样的地步。

虽然还有军队,苏联还没有完全灭亡,但朱加什维利再愤怒也知道,苏联已经穷途末路,基本没有再翻身的可能。也许未来的苏联还会以另一种方式出现,但绝不会是现在的苏联这样的国家,各种政治,民族、社会制度都肯定将大在改变。甚至可能被割裂成无数个国家。

是的,他能想到这点,不管是叶枫还是希特勒这些人,都是不简单的人物,他们灭亡瓜分了苏联,消灭了这个强大对手,就绝不会轻易的让这个对手有朝一日再轻易的翻身强大起来。他们会想尽办法牢牢的绑住这个前对手的手脚。

自由朱加什维利自嘲一般笑了笑,这个世界有真正的自由吗?不说希特勒那个疯子,如果未来阿拉斯加方面真的像对待中亚一样给于原苏联民族一定的自由,那也肯定不是真正的自由,那个自由也肯定是上了锁链的假自由。只是可能那条锁链是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