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部分 (第1/4页)

趁竦啬诔Wぃ�ち羰奔洳怀���欤�易ち羝浼浔匦胱袷匕⒗�辜蛹暗钡刂贫ǖ囊磺蟹�伞�

圣约翰斯协定的签订,是阿拉斯加的一次重大胜利,六大条款当中,前面三条阿拉斯加无疑都是得利方,一连获得三块殖民地,总面积相加超过九十万平方公里,使得原来的东西非彻底连成了一片。

而所付的代价看似高昂,但只要想一想,现在动乱的卢旺达、布隆迪及比属刚果东北面积相加也不过十数万平方公里,实际上有近八十万平方公里并没有太多动乱发生,还处于各国绝对统治之下,这样的转让自然不可能如卢旺达和布隆迪那像只是象征性付款了。

要知道此前就是一个赤道刚果加努瓦迪布湾都付出了三千万给法国,而这一次数倍于赤道刚果的殖民地拿下来,总价也不过四千万多一点。且相比赤道刚果,新拿下的赤道刚果以南,有黑角这样的深水大港,还有布拉柴维尔这样比较大的城市,资源人口都非原来的赤道刚果可比,原比属刚果的刚果以北虽处内陆,但资源却也较为丰富,付出这样的代价,阿拉加并不吃亏。

当然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卢旺达和布隆迪已经从事实上脱离了比利时和美国的统治,阿拉斯加并没有必要再付转让款给比美两国,不过这一点其实只是障眼法罢了,这两笔款项就是阿拉斯加用来买名义的,因为比美两国并没有承认这两国独立,在法理上,这两国还是比美两国的殖民地,他们自己不平叛,现在将主权转给了阿拉斯加,阿拉斯加自然就有了足够的理由杀入卢旺达和布隆迪平叛,因为这里的主权是属于阿拉斯加了嘛。

有付出才有回报,后面三条,就算是对阿拉斯加的一些限制了,包括驻军等等,不过相比之下,这都不算什么不可接受的,真正为难一点的其实就在于保证稳定这一点,在英法美比等国看来,接下来阿拉斯加要出兵镇压卢旺达,只怕就会是一场内哄了,阿拉斯加将要出动大军,镇压卢旺达和布隆迪这两个阿拉斯加自己亲手扶持起来的叛乱国家。

以卢旺达和布隆迪此前的战斗力来看,阿拉斯加扶起来的这两支叛乱军队并不好对付,弄不好阿拉斯加要为这场战争付出很大的代价,多少也可以削弱一下阿拉斯加的实力,至少可以削弱一下阿拉斯加目前在非洲的驻军实力。

不过最后的事实,再次让英法美比四国跌了一回眼镜,卢旺达和布隆迪的叛乱并没有想像中那样难以平定。协议签订的第二日,阿拉斯加东非联指司令谭重德便命令第2集团军第五师、第六师,及装甲、炮兵、汽车机械化旅各一个团共三万余人由恩拉加首先进入了卢旺达。第七师并装甲、炮兵、汽车机械化旅各一个团近两万人在第二天由西部城镇基戈巴北上开进了布隆迪。

正当各国以为战争将要开始时,阿拉斯加驻坦噶尼喀总督贺伯昌却现身恩加拉,随即卢旺达总统文迪内,布隆迪代总统普阿也出现在恩拉加。

5月2日,三方签订恩加拉协议,卢旺达与布隆迪放弃完全的主权要求,而阿拉斯加则承诺给予两国除军事,外交外的完全自治权。同时承诺两国可以保留各一万人的治安军,服从阿拉斯加军队的指导。

5月3日,文迪内和普阿相继向国内发布命令,要求各军队主官服从协议,放弃抵抗。

不可避免的有许多胡图族军官对此很不理解,并没有按照两国总统的命令即时解除武装,这些人遭到了阿拉斯加军队的打击,不过让各国奇怪的是,这种情况并不多,虽然在尚古古围歼战中卢、布军队损失了近一半兵力,但两国相加还有近八万军队,最终发起抵抗的却还不到两万人,其他近六万人都在其军官的带领下陆续向阿拉斯加军队投降并被解除武装。

两万人的抵抗,面对超过五万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阿拉斯加野战军完全是以卵击石,阿拉斯加军队几乎是以摧枯拉朽的形式瓦解了这股抵抗势力。

直到这个时候,英法美比等国才惊觉,阿拉斯加在卢、布两地的布局之深,很明显的,那些军官当中只怕多有出自阿拉斯加控制的,否则哪里会这样听话,虽然阿拉斯加不可能控制所有胡图族军官,但控制一些主要军官还是没有问题的,只要控制了主要高层军官,下面的那些军官就翻不起太多的风浪。

至6月初,整个卢旺达和布隆迪的局势平稳下来,6月6日,文迪内和普阿又在贺伯昌的主持下,正式签订协议,卢旺达和布隆迪自治领将实行合并,组成新的卢旺达自治领,文迪内担任总理,普阿担任议会主席,并将仿效阿拉斯加基本制度在一年内建立相对稳定完善的自治制度,原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