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部分 (第1/4页)

们面临的可能就是英法协约国的干涉了,到时我们反而可以坐山观虎斗,也许还可以利用一把也难说,但不管怎么起。我们的利益都拿足了。”

“可是怎样才能让他们把矛盾彻底激化?”胡胜龙皱眉道。

叶枫眨了眨眼:“你说两个人打架,打累了,或得说不想打了,或者说人家劝开了,但我们想要他们继续打起来,怎么办呢。”

胡胜龙抓了抓后脑勺突然咧嘴笑道:“只要其中一个人再打出一拳就是。”

叶枫哈哈一笑:“没错,一个停手的人突然间再打出一记黑拳,另一个人会忍着不还手了吗,何况是两个本就不对路的人。”

在历史上,这个时候的俄国已经是变在旦夕,但在这个时空,因为阿俄战争的爆发,克伦斯基迫于欧战、国内和阿拉斯加三方压力,政权已经是难以为继,并不如历史上那样一次一次的采取强势手段来坚持自己的主张,布尔什维克也没有如同历史上那样在七月流血事件后转到地下,而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科尔尼洛夫叛乱倒是如期在九月发生了,与历史上一样,临时政府面对这个支持沙皇的叛乱无能为力,最后求救于苏维埃和赤卫队,甚至比历史上更甚,导致布尔什维克远比历史同期强势不少。

而克伦斯基政府不管是欧战还是阿俄战争都是一败再败,威信尽失,为了维持风雨飘摇的临时政府,克伦斯基在英法不如历史上那样支持于他的情况下,对布尔什维克有所退让,所在现地的布尔什维克远比历史同期形势好上不少,也正因为如此,布尔什维克内部有很多人并不造成过分激化矛盾,甚至举行武装起义。而应该采取平和的手段,与临时政府交换条件,最后参与到政权当中,并逐步实现控制。

克伦斯基也正是利用这点,勉力周旋,而英法对俄国的漠视又进一步促使了临时政府在布尔什维克面前的软弱。也之所以这样,叶枫才会很担心克伦斯基因外部压力过甚,而选择彻底与布尔什维克和解。唯一让叶枫放心的就是乌里扬诺夫。托洛茨基等布尔什维克主要领导人是倾向于彻底夺取政权,而不是平和渗透的主张。

俄国各方言和,可不是叶枫想要看到的,特别是他怕历史被改变的面目全非,而致使他完全失去先知先觉的优势。现在的阿拉斯加可还没有达到能够完全渺视一切的地步。

“可是怎么样才能让他们其中一个打出这一拳呢?”

胡胜龙和蒋百里相视一笑,都想到了其中妙处,不过对于具体实施的办法,却拿不准。

叶枫考虑了一下,突然笑道:“这个我来办吧。”

具体怎么办,叶枫没有说,胡胜龙和蒋百里不是一般人,当然不会追根究底。

“给蔡锷密电,除了朗。帕多的第8集团军可以见机行事,越过勒拿河支流阿尔丹河,攻击勒拿河中游西岸的雅库茨克重镇外,其他各部当紧守自己的目标,不能轻易越过勒拿河。”

蒋百里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不能威逼过甚,真要全面过河,到时想收都不好收回来,而雅库茨克有些不一样,首先这是勒拿河沿岸最重要的,也是最大的一个城镇,虽然是在西岸,又不在支流阿尔丹河以东,但距离勒拿河中上游至阿尔丹河至马亚河至朱格朱尔山脉这一条阿拉斯加预定防线也不远,如果有机会,占领这里,将来又守得住,就可以在防线外打下一颗钉子,守不住也没关系,大不了退回防线以内固守,也没有太大损失。

三人再聊了一些其他事情,叶枫立即由作战指挥中心回了自己的办公室,一进办公室就示意秘书郑经鹏留意,然后进了办公室,把办公室的门给关上了。

这才回到办公桌上拿起那部红色内线电话,拨了一个号码:“杰斐逊,那个加米涅夫是否回了圣彼得堡。”

电话里马上传来中情局长史密斯的声音:“是的,早在科雷马河战役开始后一个月,他已经逃离了华侨城,当然,这逃跑的过程其实都是我们安排的。堪称九死一生啊,呵呵。”

听到史密斯促狭的笑声,叶枫也笑了起来:“那他现在在圣彼得堡的地位如何。”

对于加米涅夫的存在,胡胜龙和蒋百里等人自然都是知道的,但他们却还有很多事情不知道,毕竟一直以来对俄政策有一定的机密性,除了叶枫,勒布雷,史密斯、华侨城历任市长这些主要操作人,就只有有限几个相当地位的高层才知道。

加米涅夫是布尔什维克在远东的最高负责人,在科雷马河战役爆发后,阿拉斯加趁机将一切与俄国有关的,当然也包括布尔什维克,社工党的相关组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