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部分 (第1/4页)

而威尔逊争取国内大财团的筹码不久就为各国侦知,因为这几个大财团中有几个是军火巨头,想要取得这些军火巨头的支持,毫无疑问,战争,只有战争,才能给这些军火巨头带来更大的利润,虽然通过欧战,他们已经赚了个盘满钵满,但国内军火市场的兴盛无疑会带来一笔更大的收入。

一直以来,特别是威尔逊的第一任期,是比较倾向于维持稳定,保持中立,拒绝扩军的,在后期的扩军实际上都是被逼的,因为阿拉斯加的威胁而不得不扩军。在阿拉斯加吞并加拿大和纽芬兰的战争中,美国陆军扩军到五十万人,比原来的正规军增加了二十多万人,环太平洋战争失利,又不得不投入巨资恢复海军实力,并再次扩编了二十万陆军,空军同样得到了极大的扩充,这几次扩充,虽然给美国政府增加了巨大的压力,却让那些军火巨头的腰包更加的厚实了。

但军火巨头的欲望是不容易满足了,在这个世界动乱的年代,美国置身事外,即使军队再大,其消耗军需也比不得战时,所以威尔逊要说服这些军火巨头,必然是要使美国正式的加入到战争当中,只有这样,才能给这些军火巨头带来更大的收益。

知道这个消息之后,英法等协约国同盟加大了对美公关的力度,暂时放缓了对油盐不进的阿拉斯加的外交攻势,而德国自知无法使得美国投入同盟阵营。只能使用盘外招,制造各种不利形势,务求使美国不能下定参战的决心。

因此进入一月份之后,德国人加强了对美国周边国家的外交攻势,也没有放缓对阿拉斯加的拉拢,同时加强了对墨西哥的拉拢。并且表现的极为高调。想通过阿拉斯加和墨西哥一南一北的压力,使美国投鼠忌器,继续保持中立。

“科尔比先生,贵国总统先生,这些日子比较难过吧。”叶枫的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办公室内,一个稍显瘦弱,白皙的脸上暗透淡红,眼神却不时闪露精光的褐发中年人坐在他的对面。正是美国战略情报服务局局长,美国总统威尔逊的绝对亲信班布里奇。科尔比。

科尔比听了叶枫的话,眼里闪过一丝光芒,对着叶枫笑道:“还好,我想,贵国的压力同样不小。”

叶枫呵呵一笑道:“我们?嗯,科尔比先生指得什么,不管怎么说,我们的压力不会比你们大,至少我们国内的军火商还没有胆子敢教政府怎么做事。”

叶枫这句话可一点也不客气,虽然阿拉斯加的国内经济制度与美国有些相似,但却也非全自由经济,国家对一些重点行业的控制是非常强的。

阿拉斯加排名前十的军工企业,虽然也有近半是纯私营,还有二家有私人股份,但却不像美国,基本上军火巨头全是私营。而且阿拉斯加最大的两家私营企业都是黄金城集团旗下。可算是变相的国有,这些企业谁敢像美国的那些军火企业一样对政府指手划脚。国家做出什么决策,军火企业也只能唯命事从。

科尔比脸上却没有什么尴尬的,美国的经济制度不是一两年了,这种制度说不上好还是坏,关键还是看政府的掌控力度吧。

“顺应民意的要求,这无可厚非。我想阿拉斯加作为同样的民主国家,不至于违背民意吧。”

叶枫微笑道:“民意,呵呵,军工企业能够代表民意吗?哎,不说这个了,你们美国人的制度我们阿拉斯加不好置评,各有各的优点吧,说吧,科尔比先生,威尔逊总统既然派你来做特使,必然是有所求而来。”

说起正事,科尔比沉吟了一下,才道:“将军阁下,废话我也不说了,既然你们都知道我们民意的诉求,参战怕是不可避免了,只是尚未公开而已。但阿美两国有共同的利益关系纠葛,我们有必要了解你们阿拉斯加的真实想法。”

科尔比虽然没有指明,但叶枫当然知道,不外就是两国之间的互相牵制,如今威尔逊不战也要战了,那他们当然希望把阿拉斯加也拖进来。至于暂时还未公开,呵呵,不过是在等一个最好的参战借口罢了,相信英法两国已经与美国差不多达成了一致。

只是美国人就没有考虑过吗,威尔逊向国内军火巨头妥协,以求得连任。这个形势英法等国清楚的很,那美国向英法要价的底气就不足了,因为给得筹码不管高不高,美国反正都要趟这浑水了的。

不过想一想也就很明白了,只怕这些军火巨头就是被英法两国游说影响向威尔逊施压的结果,这也是美国人一直以来流行游说集团的原因。很多国家想影响美国的决策时都会抓住这一点,嗯,其实西方民主国家大都有这个游说集团的存在,只是美国显得更突击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