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 (第1/4页)

叶枫笑道:“门外汉也要上,不过你放心,这可是研制中心,里面什么人才没有,他们当然也会参与其中,你们出力就行了。”

胡胜龙指了叶枫一下,摇头笑道:“这又是小疯子你的主意吧。耽误我的训练时间。”

“那也没有办法,胡叔,这事还真只能由你们上,其他人越少人知道越好,保安队你也要筛选一下,不是什么人都能参与的。建设速度不要紧,保密才是最重要的。”叶枫着重交代道,本来这样的事叶枫作为晚辈也不好多说,不过他知道这个叔叔性格有点粗蔬,让他冲锋陷阵没问题,这些细节不交代一下叶枫还真有点不放心。

不过胡胜龙也不是个傻子,知道这种事马虎不得,听了叶枫的话笑骂道:“真当你胡叔是个糊涂蛋么,放心吧,其他的事我管不了,这个研制中心你可以放心了,保证不会在我手上出任何问题。‘

叶枫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觉得自己是不是太看轻了胡胜龙,好歹他可是二十好几快三十,都成家立业的大人了,哪用得着自己这个十几岁小孩来指点,也幸好是胡胜龙,换作别人,心里只怕够腻歪了。

下午,谢缵泰和经过总部特批赶来临时帮忙的轻工集团总经理麦克格雷利抵达费城,研制中心正式开始开工建设,首先建设的是那条小径,将拓宽为能够供马车双向并行的水泥通道,然后四周山头将围上铁丝网,还有简易围墙,山腰分布八个岗哨房。

保安总队正在参加轮训的上千保安队员果然没有全部调来,只安排了那个教导大队全程参与,之所以这样安排,自然是因为教导大队本来就是经过重重筛选的最优秀人员,按胡胜龙的意思,将来研制中心的安保工作也将由教导大队轮流负责。300来人足够确保研制中心的安全了。

加上研制中心的人手也只有500来人,建设进度自然很慢,不过有胡胜龙坐镇,叶枫不用长期留在这里了,第二天就飞走了,却没回诺姆堡,而是先飞道森,随后会合叶文德飞往了斯卡圭。

六月十八日,位于斯卡圭的西北航空旗下的飞龙航空器制造公司在沉寂半年以后,终于又出了新成果,经过大量试验,最新型的飞艇制造成功,而且一次性造出了三艘,这三艘飞艇最大区别就是大,比原来的飞艇足足大了一倍有多,估计这也是全世界最大的飞艇了。

三艘飞艇分别被命名为昆仑号、长城号、神龙号,从大小到结构都是一样,飞艇全长240米,最大直径31米,可充12万立方米的氢气,本身重量为115吨,载重55吨,用6台最新型的柴油发动机作动力,最大速度每小时95公里,相比起来,技术上最主要的提升是速度,比原来,足足提高了三倍有余,原来的四艘飞艇在这三艘飞艇面前几如蜗牛了。

这次因为全部是新型飞艇,所以此前已经经过几次严格测试了,叶文德和叶枫到来以后再次参加的试飞是没有多少危险的,不过因为是大小老板齐齐试飞,众人不敢大意,西北航空的总经理陈秀和硬是在试飞之前做足了防备措施,光是配套生产的新型降落伞就准备了几套,刘楚雄又安排了专人一刻不敢松懈的守在两人身旁,其实就是准备做肉垫的。

叶枫看众人上下忙碌,心里却是一惊,好像飞艇的起落问题是出的最少的,最大的麻烦在于飞艇里充的氢气,那是个易燃的玩意,后来著名的兴登堡惨案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焚毁的,直接导致了当时正蓬勃发展的飞艇行业迅速没落,将天空完全让给了后起之秀——飞机。直到70年代,因为改充惰性气体氦气,飞艇行业才重新焕发第二春。

好像氦气在这个时候已经有人在研究了吧,不行,飞艇对于西北来说不可或缺,一定要解决这个重大隐患,看来回到诺姆堡就要找史密斯去办这件事,不管谁在研究这个氦气,都要把这个技术掌握,不行,绑也要绑来。

这个担心叶枫还只能闷在心里头,根本不敢说出来,不然以父亲叶文德和刘楚雄两人的谨慎,只怕立马就要实行停飞,那对西北的发展不能不说是个巨大的打击。

强笑着参加了三艘巨型飞艇的试飞,没有出现任何问题,那个速度对于坐惯了以前的飞艇的人来说,简直就是跟闪电的感觉一般,地面上的火车都跑不到这个速度吧。

试飞成功以后,西北航空正式宣布这三艘飞艇由飞龙公司移交到西北航空公司固定飞行,考虑到这三艘飞艇的先进,西北航空对全部航线做了调整:

原驻道森的中国号调至费尔班克斯,执飞费城至安克雷奇的线路。

原驻斯卡圭的炎黄号调至阿拉斯加对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