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 (第1/4页)

吴申疑了一会儿,向众人拱手告辞。张珍等人也客套地还了礼。

“老爷,他们是什么人?”下梯时,小厮忍不住好奇地问。

他家老爷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会去主动结识的,但观那些人,不过布衣平民而已。

“哼,一群不识时务的人。”吴申板脸道,“我就是想看看那个张珏和王虎什么样子,敢打我的亲戚!”

“当年打人的还有他们?得罪老爷,只怪他们有眼无珠!”小厮鄙视身后。

吴申歪嘴蔑笑,“当年忠顺军那一队人我都不会放过。王虎只是个大头兵,随时能收拾,但这个张珏不太好对付。且不说他自身已有统制官的身份,孟制置看中此人,另听闻他还是彭制置的结义兄弟。棘手,棘手!”

制置使召见,吴转运片刻担误不得,立刻赶到制司。

“下官见过制置。”吴申向彭大雅拜见。

屋里只有他与彭大雅两人。

“吴申你干转运使有些年了吧?以前我在京湖时,你就干着这个职位了。”彭大雅说道。

吴申开心笑道:“制置还记得下官?那时京湖还是史制置主持大局,而今彭制置也今非昔比。”

“没错。”彭大雅diǎn头,“可是吴申,你干了这么多年转运使,怎越干越糊涂了呢?”彭大雅突然板脸厉声道。

吴申面色骤失,“制置,这是何意?下官难道出了错?”

彭大雅扔出桌上的个本子,“自己看!我不知道你在京湖怎么做的转运,但这里是四川,别想把手伸进四川的府库!”

被扔出的是账本,吴申捡起它,两手颤抖,“制置,一定有误会!京湖四川两地间,来往的物资量多且频繁,很多都来不及记上账的,而且记账之人不只一两个,人多便杂,出错常有的事。制置不妨多等几日,转运司定整理出更清晰的账目……”

砰,彭大雅猛拍桌面。吴申哑然止声,咽了口水。

“给你几日,好做假账吗?”彭大雅怒目而视,“念你是孟制置带来的人,这才找你来问,换作别人,早已交付有避开。不可抱有侥幸,我已一清二楚。拿了多少,给我还回去!再有下见,我不仅会告诉孟制置,还会来自办你!”

吴申全身发抖,什么都不敢说了,恭恭敬敬听着。

“滚吧!记得把洞补上,去成都前,我会再查看!”彭大雅吼道。

“谢制置开恩!谢制置开恩!”吴申拜了又拜,退着出门。

“老爷,你怎么了?”小厮见吴申面无血色,上前关心问。

吴申擦了额前冷汗,定了定神,“果然此二人能结义,兄弟二人都一个脾气!”

“老爷,你指的是……”

吴申回头看着制司大门,“要想收拾张珏,得先收拾彭大雅。彭大雅不除,不仅无法给我那落魄的亲戚报仇,连我自身都难保了。”

第241章 返回成都的平淡日子

小厮吓到了,“老爷,彭制置背后可是史嵩之啊!”

“我自然知道!”吴申垮着脸,“史嵩之?只怕他如今自己日子都不好过,杜范那些人咬他很紧。”

小厮想了想,“老爷,杜范不是早被放到江西地方任职了吗?”

吴申冷笑,“那是他的以退为进之策。杜范在地方这两年,教化乡民,赈济灾荒,平定民乱,下得民心,上得圣心,我看他就要发力了。看着吧,这人将来必得相位。”

“明白了,老爷打算借杜范之力?”

“我哪借得了?”吴申嘲笑小厮,“人家什么人?我什么身份?连人家衣角都碰不到,还借人家的力?火烧起来了,我不敢做引火的人,但往火里丢几根柴,还是可以的。”

吴申边走边思,对小厮道:“走快些,回去给我准备笔墨!”

“老爷想写什么?”小厮听话,跟吴申一起加快步伐。

“写信。”

“给杜范写?”

吴申啪的下拍上小厮脑门,“蠢!杜范是要做丞相的人,而且此人自诩忠臣,欲名留青史,怎么可能愿与我这种向府库伸手的小官扯上关系?万一污了自己怎么办?我就算给他写信,必石沉大海吧!”

“那怎么办?老爷究竟给谁写信?”小厮摸着脑门问。

吴申早胸有成竹,“这两年,御史台有个叫金渊的御史,一直盯着史嵩之等人不放。我给他写diǎn东西,他一定有兴趣。”吴申阴笑。

嘉熙四年二月,四川基本恢复安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