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 (第1/4页)

家里没有农活儿可做,忙完家务,便坐着闲聊。陈氏说了许多她家里的情况,其中都与她丈夫有关。屈英听得出,他们夫妻感情极好,她的丈夫张起岩,稳重勤劳,担当得起责任。他们家虽粗茶淡饭,日子却非常幸福。

“其实并非一直平静美满。”陈氏听到屈英的羡慕之言,谈谈地发笑,“他有时也挺暴躁。比如杀主簿的那次,突然像着了魔,完全变了个人。平时那么温和老实的人,刹那间就……虽然李主簿脾气不好,听不进求情,可他那手段也太残忍了,哪像我丈夫做出的事,幸好孩子没看见……”

“突然发狂?”屈英听着有蹊跷。

张起岩杀人证据确凿,已无可争辩,所以尽管陈氏母子可怜,他也必须受法律惩治。但如果另有隐情,则当查明,能救则救。

说起这事,陈氏脸上仍有恐惧的余悸,她定了定神,回忆道:“以前他都是老实的人,与人好相处,从不发脾气。自从那日被虫咬了,就开始起了变化。”

“被虫咬?什么虫?”

“我也没看见。”陈氏皱眉回想,“几年前的事了,那时我与他在田中干活,突然听他大叫‘有只怪虫’,然后他便惨叫倒地,我以为他被虫咬了,只顾着他,至于是什么虫,反到没在意。之后他大病一场,躺了几日才见好转。那之后性情就有了变化,偶尔发脾气,让人感到可怕。不过对家人更关心体贴,所以家里的人都没多想。后来女儿和儿子出生,哪一个不羡慕我们家和睦美满呢?”

屈英觉得这遇虫之事古怪异常,但当事人并未留意那时情况,也就全断了线索。“那时候还有别的怪事发生吗?”

陈氏一阵想,惊道:“有!就在他昏迷期间,在我们村附近发现了具尸体。死的是个外地人,没有人认识,死状很可怕,半边脑袋都没了。是的,半个脑袋,他的头dǐng被削去,头盖骨不见了。”

陈氏心里发寒,连连摇头。

“然后呢?这个案子怎么说?”屈英脸色也跟着变得凝重,她见过的离奇怪事已经不少,直觉告诉她,此事与自己经历的怪人怪事应有关联,不可不查清。

“自然成了无头公案。”陈氏叹,“姑娘,这与我丈夫有关系吗?我丈夫性情改变,是不是被那冤魂缠身?”

屈英忙劝她别乱想。她咬了嘴唇,自己只是感觉有些异常,可下不了判断。要是张珏或熊宝在身边,应能有所定夺了。

这时,两个小孩嘻嘻哈哈闯入屋子,直喊“仙女姐姐回来了”。屈英、陈氏都出了房间。

杨萃美若天仙,在小孩眼中自然成了仙女,她提着药包进了院门。

“你赶了夜路?”屈英问。若不是赶夜路,哪能回来得这么早。

“事态紧急,不得不走快些了。”杨萃把药色放了桌上。

陈氏见气氛不对劲,唤孩子到外面去玩。她张望孩子远去,对杨萃紧张问道:“姑娘是不是打听到我丈夫的事了?他现在怎么样?”

杨萃坐下,皱起眉头,对陈氏道:“我已去大牢打听过了,你丈夫已经招认,我也看了审案卷宗,其中并无冤情,如无意外,不久后会被处斩,你要有所准备。”

“处斩?”陈氏脚没站稳,身子摇晃,被屈英扶住。

“案子虽不冤,却是件怪案。”屈英说道。

杨萃diǎn头,“的确如此,我了解到案发经过后,就觉得怪了。那些人的死状,非人力可为,所以赶回来与你们商量求证。看来你也已觉察到了。”

屈英遂把陈氏提到的怪事复述了遍,陈氏在旁作了补充。

“姑娘,帮帮我吧,至少让我与他见上一面!”陈氏求道。

“这是自然,见一面,我还能帮到。”杨萃答应,同时面带深思。

既然是件怪事,那就得赶紧弄清真相,在这个局势越来越紧张的时刻,任何怪异现象都不可放过。根本等不到张珏和上官夔从地底出来了,留下张纸条,几个女人就去了重庆城。

探监不急,杨萃和屈英先在城中找到熊宝等人,把事情原委说了遍,看他们是怎样的想法。

熊宝摸着下巴着难道:“这件事我也拿不准。记得老大碰上过那帮押犯人的官差,当时他就说有问题了。不会就是那位夫人的丈夫吧?”

“还是得告诉君玉兄,要不熊先生到地底去一趟。”马敉宁道。

“静之老弟说得对,这些怪事我们半吊子还是别乱掺和,如果现在不方便找张君玉,告诉彭制置也可以。彭制置不是说他要亲审此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