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 (第1/4页)

杩嗟奈恢茫 �

村民起哄声更大,官差事已办完,不愿听这些人诉苦了,马上启程前往下一个村庄。

他们一走,村民的怨声全发泄了出来,哭喊的、骂人的,吵成一片。

“究竟出了什么事?”张珏上前问。

“张君玉!”王虎看到他了。

张珏一看,不仅王虎在,上官夔、马敉宁、甘闰都在此。

到了上官夔里中,他们把发生的事说了遍。

“筑城?”张珏惊。

“彭制置欲重修重庆城墙,大量征调民夫,重庆城内外的男丁都被征去了。”上官夔说,“工期太紧,调动的民夫太多,所以四处起了怨声。”

“我家姑爷做事必有原由,再说修城是大好事,这些乡民怎就反对呢?见识浅短。”甘闰自然帮着彭大雅说话。

“彭制置是个果敢的人,他下令筑城我相信,但如此强征民夫,我就不信了。一定是下面的人没把事办好。”王虎说出自己所想。

张珏对他们的观diǎn都存疑,“反正我正要去拜访大哥,到时见了面,一问便知。”

“张珏玉,你要去重庆?”王虎惊讶。

张珏diǎn头,把自己的想法说了。

“真有这种办法?”上官夔既喜又惊。

“完全没问题,拥有控水之力的水冲星人绝对能办到。”张珏信心十足,“多亏熊宝提醒。咦,熊宝呢?”张珏这才想起胖子他们,他以为胖子跟在身后。

山路上,一个胖子边跑边怨,“把你熊大爷留在漆黑闷热的洞里,自己跑了!重色轻友!再不帮你想主意了!”

第二日,不等官府来征调男丁当民夫,张珏已与几个伙伴启程出发。

沿着来时的路,渡过江水,回到重庆城,不过一日功夫。渡口下船,登上长长百步的阶梯,如同登上山dǐng的庙宇一般。抬头看,重庆城的景象已经与第一次看到的大不相同。

阶梯尽头的城墙已成一片工地,原先的旧墙已被拆除,目及之内就有数百民夫,肩挑背扛,把一块块方石重叠,垒出新的城墙。这面城墙远未完工,但其整齐的排列,巍峨的高度,已超过从前,看起来此墙坚不可摧。

待走近了,才发现在城墙上下的民夫比看到的还要多,约有几千人,他们分散在城墙各处,或抬运石块,或修整方石外形,或把方石彻上墙体。墙边的小吏以为张珏这些人也是新来的,催他们开始干活了,此时甘闰的制司符牌起了作用,亮明身份,不再有人干涉他们,直去了制司。

彭大雅正式上任后,在重庆重组了四川制司,由于安抚制置使陈隆之无法赶到,他这个副使便代为行使一切权力。彭大雅宣布的第一件事便是重筑重庆城。

据传,彭大雅巡视全城时,到了城墙边,当着所有陪同官吏和围观百姓的面,他一拳在城墙上击出了个坑,官吏百姓叹为观止。彭大雅怒斥城墙老旧失修,拳头都能打碎,而后宣布重筑城墙。彭制置下了大决心,雷厉风行地实施起命令。

百姓初不以为然,只当普通筑城劳役,况且重庆已经很多年没修缮城墙了,百姓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当他们上了城墙,发现劳动强度巨大,才纷纷抗议不干,但为时已晚。直接负责工程的官员也因工期太紧,倍感压力,提出宽限要求。被拒绝后,官员们的抵触情绪更浓。凡是激烈反对的官吏全被革了职,本地官民渐见识到新任制置的厉害。

他们一行到了制司,差役在房门外拦下他们,彭制置正与众官议事,有事请等会儿再来拜见。

既然如此,只能在外等一会儿了。王虎等人已经坐了院里的石凳上,张珏则站门外,那门不隔音,隐约听得到些对话。

“下官听闻蒙古军即将进军了。”

“不是传言,确实如此。”彭大雅说,“之前蒙古军未动,皆因围困文州、金州等地的偏军未归。现已得报,文州陷落,蒙古军也绕过了饶风关,待到他们会师成功,就该来了吧!”

“正因如此,制置此时大兴土木,实不明智啊!蒙古未至,我军民先疲,城中积累消耗一空,到时如何守城?制置当与民休息,屯积粮草备战,才是上策。”

“是啊!城中民夫每日剧增,吃住都靠城中供应,只怕蒙古人未到,城却被自己人吃空。请制置三思。”

房内“三思”之声起伏。

听得彭大雅回道:“你等休要再提,城池不固,城中积累再多,也都白白送给蒙古人。这个城,我不懂代价也要筑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