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 (第1/4页)

�肟�饫锪恕�

途经院中,汪世显突然停步,把目光投向路边扫地的几名兵卒,对着张珏微微一笑,然后继续向前。张珏则对他回以轻轻的一diǎn头。

那日遇雨,两人在山中一座古庙内有过交谈,只是萍水相逢而已。今日再见,微笑diǎn头足已。但张珏一抬头,却发现有另一双眼睛盯着他。那双眼睛来自跟着汪世显的少年人,他与汪世显有几分相似,张珏对他的身份有几许猜测,不过并不在乎猜得是否正确。那少年人看了他一阵,随着越走越远,这才收回了目光。

曹友闻送汪世显出城,只到城门,不能远送了,接下来的路只能由汪世显一个人前行。相互告别后,汪世显带上跟随自己的少年,跨马失落而去。

“阿爹,你认识那个宋兵?”少年在马上行了一会儿,终于快几步赶到汪世显身侧,问出心底疑问。

汪世显愣了一小会儿,这才想起,“你问的是制司院中的那个小卒吗?”

少年答是。他是汪世显的儿子汪德臣。

“他呀?在庙中会你曹叔叔时,恰巧遇上了那人,与他交谈过几句。以前是个江湖卖艺人,遭遇战乱,有了报国之念,也算位有志义士了。”汪世显缓缓说道,他对张珏了解不深,仅知其名,其它的都是张珏自己说的。“你问此人做什么?”

汪德臣浅笑,“没有别的意思,儿子只是觉得能引起阿爹注意的人,必定不是普通人,所以也留意了几分。儿子观此人,觉得其气质不俗,虽在兵卒中,却如鹤立鸡群,相信若能有机遇造化,此人必会脱颖而出。”

汪世显diǎndiǎn头,想起古庙中与张珏相遇的情景,那玩火的技艺,现在仍觉有些不可思议,可又不知道不可思议之感来自何处。但现在不是愁这些的时候,汪古部的前途比什么都重要,如何解决眼前的危机才是他该想的。

“阿爹。”汪德臣又有了疑问,“事到如今,你还对投宋抱有希望吗?”

汪世显对儿子目光一凝,但没有回答。

“曹叔叔作不了主,他都没有办法了,我看宋人不会接纳我们。我们该早diǎn另谋出路。”汪德臣替父亲着急。

“出路在哪里?难道要投降蒙古?”汪世显露出不甘的恨意。

“若无路可走,未偿不可。”汪德臣小声说。他知道父亲不爱听,所以说得极轻。

但就是这般,父亲仍听见了,汪德臣受到父亲眼神的责备。

之后父子俩再没说话,安安静静走在回程路上。

制司里的兵卒仍扫着地,有几个兵卒发现汪世显竟与张珏认识,好奇问了几句。这不算什么有趣的事,别的人都没在意。

扫完庭院,众人收了工具正欲回营休息。这时,迎面走来个大汉,此人是熟人,大家都起哄般地发出嘘声。

“我们活儿干完了,王虎你就出现了,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啊!你最近走桃花运,还记得我们兄弟?以为你连营房大门在第几排都忘了呢!”

众人哈哈拿他取乐。

平时王虎都会与他们相互取笑,但这次却变得严肃,“去去去,少说费话。嫌活干完了吗?我给你们找diǎn事做,去搬粮草,谁愿去?我说的可是正经的,没开玩笑。”

谁愿意给自己找事做,沉默一阵后,个个声称自己还有事,迅速散开。

“张君玉,你可不能走!”王虎拉住张珏,怕他也跑了,“他们不帮我,说什么你也要帮我。要是一个人都拉不到,我在杨队将面前就颜面尽失了。帮我一次,我在杨队将面前夸了海口,一定会找到帮忙的人。”

张珏根本没有要离开的意思,所以别人都散了,他还留着。王虎的言行有些怪,留下来观察。“杨队将?”他疑惑地问。

“就是壮女营新上任的队将,运粮草是壮女营的任务。这不粮草太多,人手太少吗?又都是姑娘,哪抬得了那么多,所以托我找人去帮忙。”王虎拉着张珏就要走。

“你跟杨队将很熟吗?难道真如传闻中那般,走了桃花运?”张珏刻意取笑。

“是,是。”王虎迟疑了会儿,遂diǎn了头,只管拉张珏走。

张珏疑心更重,却有几分明了。他定住步子,就如块磐石,任王虎怎么拉都拉不动。

王虎甩开他的手臂,急切道:“哎呀,你又耍什么脾气?帮我一个忙都不行?”

“是帮忙,还是去送命呢?”张珏冷冷问道。

王虎瞬间如同石化。

“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