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部分 (第1/4页)

江南找个村庄落户,永不离开,永不过入仕。”

说到最后,摄政王妃已是泣不成声。偌大的家族,最后却落到这个地步,她是家族的罪人。

投靠秦王而不是投靠大秦,这话有意思。就充着这话,她也要帮摄政王妃转这个话。

顾千城将摄政王妃安置在自己隔壁的房间,便匆匆去找秦寂言,将事情源源本本告诉秦寂言。

“你说这事是真是假?摄政王妃和她的娘家,真的会因为一个孩子而与摄政王、太后撕破脸?”不是顾千城冷血,而是……

大家族里,子嗣很重要,可又不那么重要。

顾千城站在秦寂言面前,秦寂言顺手就拉着她的手,说道:“不全是为了那个孩子,摄政王妃一家是无路可走。从摄政王王妃的话中不难推断出,太后很厌恶摄政王妃以及她的娘族。乌于稚应该知道自己的身份,一旦他登基,他必不会放过摄政王妃一家。同样,北齐皇帝坐稳了皇位,也不会放过摄政王一家,摄政王妃一家也必然遭殃,谁让想抢他皇位的乌于稚是摄政王妃的‘儿子’。”

不管北齐的政局如何,摄政王妃一家讨不到好,放手一博叛逃出去,也许是唯一的活路。

“太后好算计。”顾千城这才相信,太后是个厉害的女人。

“阴谋乃小道,再好的算计一旦被人察觉,不仅达不成目的,反倒会反噬自己。”太后不就被摄政王妃给坑了吗?

秦寂言可以肯定,乌于稚好大喜功,自以为是的性子,有九成是摄政王妃的功劳。

“这么说,你是答应摄政王妃的条件了?”

“又不吃亏,为什么不答应?你不是要查舞阳郡主和神女塔的案子吗?有摄政王妃在,我们在北齐要办的事,会很顺利。”摄政王妃不是说,会倾其所有支持他们嘛,正好机会来了……

“也是,就算摄政王妃有阴谋,可为了取信我们,我们在北齐的这段时间,她必定要倾尽全力帮我们。”顾千城说罢,轻轻地叹了口气…

她也不知在愁什么,只是听到摄政王妃的事,心里有点闷……

听摄政王妃说,当年她与摄政王也是琴瑟合鸣,可如今?

不管摄政王妃是真要叛出北齐还是假的,夫妻情份都不在,彼此之间只余算计……

给读者的话:休息一天的感觉真好,考虑以后每周休一天。

505谈判,合约是用来撕毁的

有摄政王妃这个内应在,秦寂言提前知晓北齐的底线,第二天的正式会面时,秦寂言毫不客气的提出自己的要求。

“北齐集结在边境的人马,必须立刻退回来。交出安公子的尸首,本王要查清此案,是非对错不能凭北齐一句话。如果杀人者是我大秦百姓,我大秦交出凶手;如果不是还请北齐给我大秦一个交待。”具体如何交待,秦寂言不会在殿前说,因为这事肯定不归他管。

“北齐经年在大秦边城作乱,给大秦百姓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需赔偿边城百姓十万两白银。”秦寂言再三强调,这笔银子必须交给边城百姓,而不是朝廷。

经边城上下官员叛乱一事,秦寂言对大秦的官员无比失望,根本不放心将大笔的银子交到他们手上。

“北齐人涉嫌参与、主导大秦神女庙案件,北齐必须交出主谋之人。”主谋之人是谁不用说也知晓。

秦寂言虽然知晓北齐人的底线很低,可也没有要求太多,毕竟……北齐摄政王与太后现在答应了他,转身北齐皇帝就能翻脸不认人,索性只要求现在就能做到的事,至于其他的?

他给大秦要的多好太处,只会让他的皇爷爷怀疑,他在北齐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

“可以。”摄政王满口应下,根本不和秦寂言讨价还价。要不是乌于稚太重要,那就是摄政王从头到尾就不打算屡约。

结盟是用来背叛的,承诺是用来打破的,合约自然也就是用来撕毁的。对此秦寂言到不怎么意外,左右他一步步拿到自己想要的再说。

“如此,本王就等摄政王将人交出来。”

摄政王也不啰嗦,满口应道:“安公子的尸首,杨家六郎我可以立刻交给你,十万两白银和退兵一事,秦寂言离开北齐时,我国必会奉上,但前提是你必须先将三皇子交出来。”

摄政王的目标只有这一个,只要乌于稚安全,至于和秦寂言的合约?人到手了他需要给大秦皇长孙面子吗?大秦皇帝还差不多。

“安公子的案子查清,神女塔的案子审完,本王自会请乌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