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部分 (第2/4页)

,只要两江三十的这近百万的兵马在我们的手里。皇上能奈何?”。

尘远刚要说话,被一驰用手挡住了“据我分析,大哥这次进京。朝廷还是只能像以往一样,大家心照不宣而已,以后该怎么办还是怎么办,不是我小看他们,现在朝廷也拿不出一个能像大哥这样的人来顶住这个国家之柱,我们用了二十多年做出的事情。换做他人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一驰继续说道:“我们现在只有做好按大哥之前计划好的事情就可以了,现在两江三省的官民拥护。百姓们富裕,官员们觉得有奔头,这是趋势,但是大哥你也必须要有北王这个头衔”。

这时,李序然站起来说道:“听见了吗?你们都听见了吧?一驰的这番话才是真正的考虑到了我们这么多年的心血,既能实现我们的计划,还不至于鱼死网破。记住,我不在的时候,你们都要听一驰的,听见了吗?”。

“是,北王”,众人齐声说道。

其实,经过李序然多年的培养,一驰已经完全可以独当一面,这既是李序然认可的,也是大家认可的。

之后,李序然对三省的事务从新做了安排:两江每个省驻军各五万,自护队各十万,北沙的驻军十万,自护队员十万,摩萨国南边的两个省已经被李序然统一更名为中北省,驻军二十万,自护队员二十万名。

两江的官员不变,北沙的自护队由一驰统领,驻军由尘远统领,中北省的驻军由陈虎统领,至于自护队由杜唐统领。但他们是实际上的指挥人,名义上依旧由一驰署理中北的巡抚事务,尘远署理中北省提督的事务。

中北省是建制的,好多官员都是由两江和北沙调过去的,而李序然作为北王,有权力调动境内所有的官员。

李序然这样安排是因为,北沙的战略位置至关重要,所以,重兵必须要布在北沙,上可以协助中北省,下可以支援两江。

安排好这一切后,李序然便再次召集了几个省的官员,他重申了上次的命令,并嘱咐他们必须要坚持下去。

就这样,李序然便踏上了进京的路,他只带了安刚,还有一个随性的亲信文官,杜唐现在有了自己的任务,就跟他去不了,有翅膀了,就要他们去自己飞去喽。现在十三骑也都做了舰长,但是,这次李序然进京路途遥远,十三骑还是跟上了他。

最后,一驰死活不同意李序然就带这么点人,他挑了一千亲信人马跟着李序然,拗不过他,李序然只好同意了。

从北江出发,途径南江,一路上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百姓们忙着自己的农活,看到他们这一大队人马也没有惊讶,丝毫无需躲闪和回避,当得知就是北王的人马后,不少百姓还送来吃的喝的,有馒头,有鸡蛋,还有水果。

官员们见了李序然同样没有过于惊讶,甚至一些送信的差官,都过来向他报告自己要干什么去。

李序然感觉自己反倒不像个北王,倒是像个衣锦还乡的老状元或者辞官回家的官员。

“启禀北王,前面的路被前几天的大雨给冲垮了,我们得要绕一些路走”,一位差官过来说道。

绕多远?

“得要绕一百多里,绕过去就是大路了,就是我们经常走的那段路了”,差官说道。

李序然下来轿子看了看,确实走不过去了,于是,他只好同意绕道,反正也就一百多里,绕过去就是大路,用不了多少时间,正好可以看看另外一番景象。

只是,李序然没有想到,这一绕,表面上改变了路线,其实,把他的一生也改变了。(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二百三十一章 夕阳中的背影

绕道小路后,自然是更不好走了,不过,正如李序然所想,这一路上的景象却是别有一番风味。

这里有很很多坐山,但都不是很陡峭,周围全是郁郁葱葱的树,阵阵鸟语花香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见此景,李序然便下了轿子跨上了马,他也要好好的欣赏欣赏这难得的美景。

鸟儿可以在这里自由的飞翔,蝴蝶肆意翩翩起舞,甚至,这里的野兔子都很胆大,看到这一队人马后,依然能在草丛中回过头来看着他们,然后才撒腿离去,或许是它看到了闪闪发光的兵器吧。

而这本来很普通的情景,普通人眼中再正常不过的环境,在北王李序然的眼中却成了稀罕,这大概就是就是人们所说说的:旅游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换到别人呆腻的地方去。

现在的李序然便就是用这种旅游的心情去面对眼前的景象,所以,他此刻乐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