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 (第2/4页)

了他们好处。

不过做过多年地方官的李序然知道,尽管这样,真正的实施开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其中肯定会出现反复的变故,他要不停的化解,不停的应对,这里面有太多耐心,太多的技巧,还有太多的无奈。

好在,他现在还有一驰和杜唐可以帮他,多年磨练下来,他俩现在也可以独挡一面,大干一番了。

李序然很清楚,这里可不同其他的地方,一方面是在打仗,而另一方面还要给百姓们务农,朝廷大军的战局的胜负直接决定老百姓的态度和意志,再说直接一点,就是,只有朝廷大军打了胜仗,才会真正的巩固老百姓的果实,也能巩固他们一心跟着朝廷的决心,这也是防止他们动摇最有利的说明,因为,老百姓一点都不傻,李序然在很小的时候就听历史老师说过: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在攻打南州府之前的这段时间里,李序然要尽快让当地的百姓们进入状态,同时,要坚守已经攻下来的城池和地盘,这一点还要钦差大臣杨峰的支持。因为,他的五万大军驻守南沙府,这是北沙省和北沙省接触最彻底的一个府,所以,这个府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在某种意义上说,占领了这些地盘,就占领了当地百姓的心。

说到这里,李序然才想起来最近忙的一直还没有时间看望一下在家的恩师,自从上次的拒绝他后,就再也没见他。李序然善良的想到,老人家在这里也不容易,上了年纪,身体也不好,自己还是应该去看看吧。

只是,他知道,自己的恩师钦差大人杨峰,已经早已不是原先的杨峰了,上次李序然向皇上上折子说换钦差大臣的事被拒绝后,杨峰亲自向皇上上了两道折子,但同样被皇上拒绝了。

现在的杨峰,早已没有了治理国家的心思,他现在一门心思的要回京城,可是,这里的事情这么多,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李序然曾担心自己的恩师会出什么事,看来,他的担心是很有必要的。

这天,李序然将事物交代于尘远等将军以及文官一驰等后,带着安刚还有几个随从,打算亲自去趟南沙城,看看自己的恩师。因为,这也是他作为三军元帅在布控整个征北战局中一项很重要的任务。

第一百四十二章 孤独的元帅

就在李序然前往南沙城的时候,去向杨峰通报的差役回来了,他告诉李序然:钦差大臣说他自己来这里,不用元帅过去。李序然听了之后非常欣慰,看来,还是他的师父对他好,他一定是考虑到元帅的军务繁多,不能轻易离开帅府,而他自己只是个钦差的闲职。

于是,李序然便在帅府恭候恩师的到来。同时,他秘密的派尘远去调一批亲信,叫上上次在给他打造过一千艘船只的师傅,专门打造一批大木筏和竹筏,为大军渡河做准备。

同时,李序然命人秘密的打造了二十万个随身携带的口袋,就是那种便携式的,到时无论是穿山的还是渡河的将士都可以随身带上二三天的口粮,如此一来,就会给后方运粮的将士带来很大灵活和便利,同时也给作战的将士增加了几分底气:即使后方的粮草没到,也能坚持二三天。

到时,李序然打算让他们带一些咸菜和干饼,这些东西携带方便又能很好的充饥,同时也不容易坏掉。另外,每个人背个小水壶,大军专门有负责吃喝的士兵,这些东西只是应急的。

没过多久,钦差大臣就到了,李序然便起身出去迎接。晚上,要和自己的恩师好好的喝几杯。

‘学生李序然拜见恩师大人‘,李序然说道。

杨峰还是像上次一样:哎呀,我说序然啊,给你说多少次了,你现在是大元帅了。就别这样了。

李序然还是一如既往的对他,这是最起码的礼节,就算是对他的一种尊敬。而李序然当了元帅,越是这样越要一如既往的处理他们的师生关系,李序然知道,杨峰看到他现在这个样子,其实,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来到屋里后,李序然摒弃左右。亲自为杨峰倒上茶水。

‘你这么忙的,叫为师过来干什么?‘杨峰说到。

‘主要是好久没有见到恩师了,想说说话。另外,学生最近制定了一个攻打南州府的计划,想请恩师给把把关‘,李序然如实的说道。

杨峰喝了口茶。慢慢的说道:‘你都是元帅了。你看着部署就行了,之前的几仗不都打的挺好的吗?为师都替你高兴‘,杨峰说着话,李序然感觉他很疲惫的样子,大概是他上了年纪,一路劳顿,累了吧。

李序然便顺势说道‘恩师一路劳顿,要不我们先吃饭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