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2/4页)

用力将双掌一推,然后又猛的一收,只听见那两个人大叫一声,随即便倒下了。他们虽然没吐血,但也无力动弹了

这时,李序然深深的呼吸了几下,感觉身体比刚才虚了好多,但还能动弹,毕竟,静远大师的内力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甚至想到,让这个住持和静远大师对决一下,会是什么场面?但他很快不这样想了。

因为,静远大师是真正的得道高僧,他不管红尘中事,而这个所谓住持只不过是披着袈裟的一个败类罢了,也不知道这个住持是怎么当上的?

等他回过神来后,突然看到一炷香的时间快到了,于是赶紧起来,他已经听见上面有声音了。于是,他拿起二当家的宝剑,用力在房顶上往上戳,以便让上面的尘远能听到。

为了防水,这些人在上面铺了一层砖瓦和石头,尘远命人用力挖,并拿铁棍使劲往开撬。

过来一会,终于打开了,相互可以看到对方了,尘远要继续往开挖,李序然却命他退回寺里,其他一起挖土的人马上回知府衙门,这些都是他的亲信,于是,他们没多想便照知府大人的命令做了。

而李序然自己留在那里,他把炸药分开,拿出一小部分,其他的扔出洞外,把炸药放在被挖开的地方,然后把引线拿在手上。这时,看着不能动弹的那两个人,他突然想到了什么。

时间不多了,他马上在那两个人身上搜了一番,果然有书信。他看了看,把两份直接提到太子的信拿到自己身上,其他不是很明显的又给放回去。只是,故意将信的一角漏在衣服外边。

然后拿着大当家准备好的火石,引爆了炸药。

“咚”的一声巨响,洞口被炸的更大了,但由于炸药少,他们三个都没被炸到,只是灰头土脸的。

这是李序然要的结果,他的内力不能让外人知道,而这两个人不能死,不然,他李序然就是最后一个见过知道这个秘密的人了。

果然,外边的人听到声音后,冲进来一看,大声说道:“报告尚书大人,里面有炸药,知府大人和那些人都被炸伤了”。

听到这句话,李序然放心的闭上了眼睛,因为,后面的事是不属于他自己参与的了。

那些朝廷大员命侍卫把人抬上来,叫李序然进房休息,并命随身带的郎中给他看伤势。那两个人则被高手看起来。

此时,三个侍郎命人把银箱全部抬出来。这么多银子,一时半会也抬不完,他们正好办另外一件事——书信,

这时,由于尚书大人服了李序然给下的药,那是一种麻痹脑神经的药,表面看着没什么,但服了药以后,脑子里的意识只能维持正常的、简单的一些动作,所以看着他在那儿坐着,实际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他根本不会去争夺什么叫银子和书信。

于是,几封书信就被那几个侍郎搜走了。只是,那个大当家的和住持看到信被拿走后,当场咬舌自尽了——他俩好像认识那几个侍郎。

太好了,他们是当着这些侍郎和众人面死的,和李序然无关。

李序然一个人躺在屋子里,尘远和他的亲兵守在门外,他不想让自己的心腹卷进去。

休息了一会,李序然喝了一杯茶,体力恢复了一点,他慢慢的拿出那两封信,慢慢的点着了。这时,他想起了历史,康熙拿着一封举报太子的信给张廷玉看,想和张廷玉商量怎么办?

张廷玉看了不到三秒钟,就当着康熙的面把信烧了。康熙一点都没怪他,这是何等的忠诚啊?张廷玉当了三朝的宰相啊。你想,要是,皇上看到这样的信,会怎样?难道让皇上杀了自己的儿子吗?

所以,他把信毁了,这是皇上最希望看到的,但,他永远不能说这个秘密,包括皇上。

看着这两封信变成了灰烬,李序然把灰烬小心的收起来,用布包好,他要把这些灰烬放到茅房里。

黑虎山的事情就这样结束了。

第二天,那些大员都回京城了,监视的人也全部撤走了,太太和梦盈的“病”也好了。只是,走的时候,尚书大人恢复清醒后,对李序然很是不满,但事已至此,也没办法,他毕竟是一品大员,知道李序然是不想让自己卷入皇家的是非。

江都府恢复了以往的平静。

接下来,李序然抓紧时间治理江都的基础工程,为老百姓修路修桥,改善河道,修建水渠。

似乎,黑虎山的事情从来没发生过。

几个月后的一天,他收到了杨尚书的信,杨尚书告诉他,回去后没多久,皇上就下旨把那三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