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 (第2/4页)

你说小妹心底怎么想的?”周菊不明白的就是这里,裴秀年纪也不小了,会不知道其中利害?后娘哪是那么容易当的。

裴秀自小没吃过苦,夏家条件什么都好,她心里欢喜,谁知夏家退了亲,裴秀一蹶不振,如今遇上户好人家,心里只怕也是愿意的,毕竟,被退亲后她名声不好,为争一口气她也宁肯选个地多的不会选穷的。

周菊叹了口气,看院子里的裴征停下来望着她们,周菊笑了笑,继续和沈芸诺道,“二哥的意思想要把小妹说给村里的三墩子的四弟,今年二十岁了,性子憨厚,说话不结巴,二哥和他相处过,性子是好的,爹娘没答应。”

想想也是,三墩子因为结巴得事情在村子里名声不好,几个弟弟都没说亲,媳妇都是买回来的,那种人家名声也是不好的,裴老头和宋氏如何会答应?想着,裴征从里边走了出来,冲沈芸诺道,“阿诺,你等我会,很快就好了。”

今日借了连枷,早上不打完的话下午就被别人拿走了,说完这句,不等沈芸诺回答裴征又进去,将下边的麦子翻到上边来,重新挥着连枷,沈芸诺想到什么,笑了,继续和周菊说话,心里只觉得唏嘘不已,几个儿子分了家,裴老头和宋氏眼里还是只有钱,看得还不如裴万明白。

沈芸诺摇摇头,“那边的事情我和你三哥是不管了,你和四弟能避着就避着。”幸亏他们搬走了,否则遇着这些糟心事,整日都不安生。

周菊了然的点头,又把韩梅找她借钱的事儿说了,“大嫂人就是太会算计了,我看小木小山他们的性子是好的,身为婶子,不说沾他们的光心里是真心希望他们将来有出息,大嫂说的一番话却是叫我不舒坦。”

裴征送小洛去学堂的事儿村里传遍了,韩梅和裴勇着急她也明白,换做她,也会拼了命得想要给孩子好的,可她和裴俊的钱不是天上掉馅饼掉下来的,韩梅口口声声说起当年的情分,好似不借他们钱就是欠了他们似的,压低了声音道,“我和俊哥借了二百文给他们,大嫂开口就是六百文,谁家里有?大哥脸色不对劲,我送他们走出去了大哥训斥大嫂不会说话,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大嫂如果不那么工于心计,我心里还是敬重她的,冲着她把三个孩子教得好,换做我,不见得做得到她那地步。”

尤其比较刘花儿和韩梅,刘花儿不会教孩子,什么都不避讳孩子,小栓出口就是脏话,好学会和宋氏顶嘴了,什么都骂得出口,孩子什么都不懂,不是跟着大人学的是什么?

“我看小木是知恩图报的,以后会记着你的,至于大嫂,以后只怕会拖累小木他们。”沈芸诺眼睛看着院子里,见裴征搭完了一排,和周菊道,“不说了,我帮你你三哥翻翻麦杆。”

灰尘呛鼻,裴征拉着她走到边上,“你旁边等着,我自己来就是了,想不想吃豆腐,问四弟妹拿些回去,下午我把豆子拿过来就是了。”家里做的话还要来村里磨豆子,正是农忙的时候,他走不开。

周菊在旁边笑,“说什么呢?给你们装些就是了,前天大哥拿来的粮食还在呢,不过一顿饭,哪需要那么多?”说着,周菊去灶房拿了筲箕装了半筲箕豆腐,又把裴征带来的篮子交给沈芸诺,“三嫂帮了我和俊哥,一顿饭都跟我客气,真是看不上我和俊哥了?”

沈芸诺笑,收回来,看筲箕上盖着棉布,豆腐却是多了。

“也没过去看沈嫂子,豆腐帮她装了些,三嫂顺便帮我送过去吧。”沈芸诺来之前,沈聪在县衙当值的事儿在村子里传开了,兴水村出了捕快,十里八村都没有的事儿,说出去大家都面上有光,不过对沈聪的忌惮只怕更多了,想起柱子娘和她说话的神情,周菊只觉得好笑。

晌午了,裴征才收了连枷,拿开上边盖着的麦杆,松了口气,“四弟妹,帮我看着麦子,下午我再过来。”

周菊站在屋里,笑着道,“好。”

她本是要留沈芸诺吃饭的,沈芸诺说邱艳在家里做了,不回去担心邱艳一直等着,她这才没准备他们的饭菜,看他们出了门,裴俊从外边回来,笑着打了声招呼,裴征说了连枷的事儿,“连枷我搁院子里的,下一家是裴明家借的,你看着些。”最近农忙家家都要用连枷,借的时间不能久了,最多一天,裴征家里地少,只借了半天,好在一上午忙完了。

沈芸诺掏出巾子,替他擦了擦额头的汗,“下午没什么事儿,你在家里休息,我来这边守着晒麦子,下午我去接小洛。”虽说只忙了一天半,可中间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他哪儿受得住?

“不碍事,往年比这更忙呢,我看你和四弟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