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 (第2/4页)

都是从屋里落的门闩,为了让裴俊和周菊方便才让他们从外边落的锁,脚步声远了,沈芸诺摇了摇身侧的裴征,“醒了没?四弟四弟妹是不是起的太早了?”

这个时候,路都看不清,别路上摔着了才是。

“不碍事的,四弟心里有数。”庄户人家的汉子都是走过夜路的,尤其缴税的那几天,县衙排着长长的对,去得晚了要等到晚上才能轮到自家,他们便是夜里挑着粮食去镇上,从半夜开始排队,县衙开门就轮着自家。

多少年了,村子里的人都是那般来的,翻过身子,窗外有稀疏的光,他闭上眼,准备再睡会,“再睡一会儿,天亮了起。”

被窝里暖和,正是好睡的时候,两人接着睡,再睁开眼的时候,灶房已经传来烧柴的声音,裴征看了眼怀里的沈芸诺,掀开被子,穿上衣衫出了门。

昨晚剩下四个馒头,裴征煮了,再煮了三个鸡蛋,问裴俊周菊吃过早饭没,两人连连点头,“吃过了,大哥弄自己的就是了。”为着今早起得早,周菊昨晚就把饭菜坐好了,半锅红薯,两人能吃三四日了,天冷,也不怕冻坏了。

裴俊生活,顺便帮裴征看着火,点豆腐的时候周菊心里紧张,好在出来的豆腐和昨天差别不大,到裴征出门,裴俊挑着一担子豆腐也准备出门了,他昨日往西边去的,今日准备再往里走。

沈芸诺又买了十多斤肉,照样拿草盖着,村子里人的想探寻也没法,倒是打听起裴俊担子里的东西来,棉布盖着,看着像是豆腐,又好像不是,沈芸诺大大方方承认,“是豆腐,以后村里谁家要买豆腐可以找我四弟妹,她和我四弟也准备卖豆腐了。”

众人哗然,不由得想起了韩家的豆腐,吃过的都说好吃,用豆子换,算下来不算吃亏,拉着沈芸诺问,“裴四和他媳妇也做豆腐了,能拿粮食换不,味道怎么样?”

沈芸诺笑笑,“大家去河边洗衣服也见着我四弟妹了,是个爱干净的,做的豆腐,自然也干净,味道嘛,肯定也不差。”兴水村的人不算富裕,可遇着好吃的也是舍得的,家里没钱,可多少有豆子,换豆腐,大家心里该是乐意的。

两相权衡,她觉着裴俊不用去那么远的地方,光是村子里就能卖出不少。

下午,来裴家院子的人多了起来,人人手里提着针线篮子,却不做针线,拉着周菊一个劲的打听豆腐的事儿,早上做的两锅豆腐全被裴俊挑出去卖了,家里也没有,周菊不知所措的来找沈芸诺商量,“她们还在家里坐着,都是同村的,想现在换些豆腐,三嫂说说如何是好?”

沈芸诺往肉里加着调料,手不断的搅拌,裴征在边上洗猪肠,闻言,抬起头,“是好事,她们要是想换的话,和韩家一样的换法,你泡些豆子,一个时辰后就能做了。”

生意上门,哪有拒之门外的道理,裴征搓着猪肠,脸上笑得明媚,“四弟妹快去吧。”

周菊本来还为难着,如今听裴征说完,又看沈芸诺一脸赞同,高兴地在原地打转,“也是,咱村里人照顾我和俊哥生意,怎么也要给她们个面子,好,我这就泡豆子去。”

沈芸诺担心其中有人心思不轨,叫住她,“四弟妹,你回屋和她们说,要换豆腐的话傍晚来,别说做豆腐的事儿。”村子里存着自己心思的不少,点豆腐的法子传开的话,豆腐就卖不起价了。

周菊知道其中利害,“我清楚的,三嫂,我先回家拿豆子。”周菊回来得快,好几人现在外边往屋子里看,沈芸诺在灶房做肉,周菊当然不会请她们进屋,“嫂子,我豆子泡着了,想换豆腐的话傍晚来,那会就有了,买也行,豆子换也行。”周菊抬手指着外边,撵人的意味甚重,刘花儿听到风声也回来了,朝着被人围着的周菊哼了声,看宋氏站在堂屋门口望,心里窝着火,“我说是咋了啊,分了家,大哥起了新屋子,三弟家也见天的吃肉,四弟和四弟妹也开始做豆腐卖了,可怜我和小栓爹,没本事,还要侍奉公婆,未来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分了家,她管着粮仓的钥匙,每天拿点粮食出来,由着宋氏做饭,家里的日子竟比宋氏当家那会还难过,刚开始,宋氏以为刘花儿拿出来的是一顿吃的,骂刘花儿不知道节省,后来刘花儿才说是一天,家里五个大人一个小孩子,三顿哪够,为着这个,松手和刘花儿昨天吵了一天了。

今天,刘花儿还是由着自己的来,中午一顿饭,家里所有人吃了五分饱,此时听她说起侍奉公婆,宋氏也来气了,“未来的日子怎么过,当初谁厚脸皮的要我和老头子跟着你和小栓爹的,分了家,眼红别人日子过得好了就嫌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