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迷茫、惆怅 (第2/3页)

好书推荐: 快穿之魅魔榨汁机

情了,况且张三得宁王赏识,拜师高力士,陛下赐名,也算是难得的俊杰了。

更何况这是赐婚,自家郎君刚登相位,还需稳固位子。

既然事情已经无可逆转已成定局,冷静下来的石氏就开始雷厉风行起来,派人调查张三,准备嫁妆,力争在两天时间内做到隆重又不丢身份。

最最重要的事,是要让张三请到宁王李成器,或者是高力士亲自上门为张三提亲。

再结合之前流言蜚语,那么这就不是笑话,而是惹人羡慕的一段佳话。

最受宠爱的公主大婚,各地祝贺表如同雪片般的飞往洛阳。刚上任没几天,忙的昏天黑地的右拾遗王维走出宫城,已是华灯初上了。

王维跟几名同僚拱手道别,步行一刻钟回到临时租住的院落。

柳巷的院落是半福利的出租房,专门以低价出租给来洛阳办公出差无房的人,王维也暂时居住与此。

还没推开院门,王维就隐约听到王成的嗓门在兴奋的谈论着什么,待推开院门只见王成站在台阶上口沫飞吐,满脸通红,四周围着十几人,听得津津有味,也时不时的插上几句。

王维走上前去,道:“在说什么呢?”

“大郎下职了~”同住一个院落的几名各部小官纷纷朝王维打着招呼,王维一一回礼。

王成见大郎回来了,连忙跳下台阶将王维迎回自家院中,叫道:“翠儿,快打盆水来,吴妈,可以上饭菜了。我去叫浩然先生!”

孟浩然原本要回荆州老家,在王维的劝说下,又或是受到张三的刺激,与酒后的第二天一早就跟王维一起到了洛阳。

到了洛阳,王维就投入到了忙碌中,孟浩然则是闭门苦读,二人对张三的事一无所知。

此时,二人听着王成绘声绘色的讲述这位认识不久的小兄弟的所作所为,无不惊得目瞪口呆。

且先不提王维和孟浩然是如何的震惊。只说张三(今后称张博)在打完吐蕃骑士,突如其来的赐婚,使得张博完全是陷入了头晕脑胀之中。

不知所以的张博被西门庆等人狂拉着喝酒,赴宴,直至醉的一塌糊涂,也没闹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第二天早上,张博头疼欲裂的醒来,下了床发现似乎是在一间客栈里。房间还不小,架子上的木盆里装着清水,张博将脑袋沉浸在清水里直至喘不过气来。

拿过架子上的白色布巾擦拭了一下脸上的水渍,张博顿时觉得头脑清醒了不少。

少年呆坐在凳子上,还是没理清头绪,怎么就要成婚了呢?而且是那个小娘皮,那小娘皮长得是不错,可没啥感觉呀!

心慌意乱的三爷感到肚子饿了,穿上外衫推开房门走过走廊顺着楼梯下了楼。

果然是一间客栈,底楼大堂摆了几十张桌子,看装饰比胡风酒肆还要好上不少。

店小二见张博下了楼,便上前打千:“尊客可是要吃食?”

张博道:“上一些吃食来,对了,我怎么到这里来的,这又在哪?”

小二笑道:“尊客,这里是好再来客栈,您昨日喝醉,是两个军爷送来的。”

张博吃饱,摸摸身上一个铜子都没有,这下尴尬了。

店小二笑道:“尊客,送您来的军爷已在柜上存了五千钱,您的吃喝住都直接从上面扣除。”

张博点头,道:“取千钱给我,我要出去转转。”

张博从柜台接过钱袋,系在腰间沉甸甸的,叹道:“携带银钱如此麻烦,又重又沉!”

张博跨出客栈,抬头看了一眼客栈,两层楼宇面积倒也不小,大门之上一块鎏金牌匾,上书五个大字“好再来客栈”。

客栈两边都是各种铺子,人流进进出出,各种吆喝声还价声此起彼伏颇为热闹。对面是条河流,河岸边种植着两排杨柳,秋风中叶子已经掉落大半。

一座石拱桥跨越在宽约五丈的河面上,张博抬脚上了石桥站立桥中看向河面,河面水流平稳有些浑浊,不时飘过果皮菜叶,惹来小鱼争相追逐。

师父已经故去,何大何二生死不知,大师兄二师兄不知何处(甚至张博只知道大师兄叫高大,二师兄叫李二,至于是否真名就不得而知了),小四小五又不知被师父送给谁了,来姐姐还在长安恐怕还在为自己担心。

新结交的孟浩然和王维两位大哥自然无事,而雷万春阿来等人不知道会不会受到自己道牵连,癞痢头更是生死不知。

张博很是茫然,对自己的将来,原本就没有目标的少年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