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2/4页)

那就装它。后来读大学,出来工作,当办公室主任,这时回想老师的教诲,就明白那是扯淡,瞎话,矫情,不知是从哪本旧版《名人名言录》里抄的,透着中学教师的酸气。人的心里哪能装下一座山?装老婆孩子,几块钱,一顶乌纱帽,是是是,对对对,加点小零碎,那已经太拥挤了。但是那些事干久了,得心应手了,领导满意了,自己得意了,有一天看到一张世界第一高峰的照片,阳光普照,那么明净那么雄伟,心里忽然就给刺痛了。

“这才觉得老师的话也有他的道理。”

陈戈说挺难得嘛。难怪易广说小连能干,还有想法。

连加峰笑,说有时候他也自以为凤毛麟角,像他这样想念一座山的人一定不多吧。哪想还有,这不有一位陈参谋?陈参谋了不起,不畏艰难险阻,一心一意奋勇前进,当好汉,不简单,开玩笑说,真可引为知已。其实易主任说他能干有想法就是在笑话他,他能有什么想法呢?当年他有过一次笑谈,拿自己跟清宫电视连续剧里总是一口一个“喳”的太监做比,被易广记住了。故事从那里开始,发展到这里有些好玩了,谁跟小太监一起图谋当好汉,翻山越岭去看那座山?陈参谋,贵人,千金,“格格”,可以编一部电视连续剧了。

“又瞎掰。”陈戈说。

越野车奋力向上,盘旋登顶,道路两侧出现大片积雪,越野车越过雪坡爬至坡顶山口。陈戈不禁叫了一声。

果然壮观。山那边是条长长的山谷,延伸向下,远远而去,公路线在山谷间旋转飘忽,甩向山脚谷地,谷地异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四下山岭高低起落,河流、湖泊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点缀其中。谷地那一侧地势再起,腾跃而上,重重山岭后边,远远耸立起数座冰峰,傲然闪耀于蓝天间。

丹巴驶过山口,把车停在一个开阔处,陈戈开车门想下车,连加峰从后边拉住她。他说算了吧,在车上看。从车窗往外一样可以照相。最好别下去,咱们得保存体力,特别是你刚恢复点,尤其要注意。海拔高的地方常出意外,坐在车上好好的,一下车走两步,忽然就不行了,常有这样事。陈戈只说没问题,执意要下。驾驶员丹巴看她坚决,自己先开门跳下车,从外边扶一把,帮着把陈戈掺下车去。陈戈身子发虚,自知不能乱动,她没走远,就站在车旁拍照,对着山谷、道路,还有远处的冰峰。

连加峰在车上张望,又是那一套。朗诵:“盼望已久的时刻终于来到了。”

他说目前情况不错,没有云层遮挡,“神秘女神撩开了面纱”。有资料称,珠穆朗玛在当地为“第三女神”之意。珠峰峰顶总是云遮雾罩,不易看清。但愿天公作美,让女神免除面纱,让他们走近女神时依旧天气良好。

“还远吗?”陈戈问。

连加峰说刚才看到路旁的标示牌。这是加乌拉山,山口海拔5210。这一线的公路里程看来是从大本营起算的,按里程碑推算,他们还有七十左右公里路要走。

“加乌拉山?藏语里是什么意思?”

连加峰不懂,问丹巴。丹巴略一想,说是“一百个弯。”

陈戈还有问题:“哪一座是珠峰?”

连加峰给问住了。远方一溜横过,错落排列,有四、五座冰峰傲立天际,座座高耸,从这个角度看,有的紧挨,有的疏离,哪一座是?

陈戈笑,调侃:“老师没跟你说过?”

连加峰说不怪老师。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走吧,到地儿就知道了。

陈戈上车,他们继续前进。

说也怪,从第一眼看到起,那座山就让他们困惑不尽,总是不知道它究竟在哪。可能因为是第一次,也许是唯一一次造访,认定它的愿意特别迫切,它就藏得格外深,让他们总摸不着头脑。从加乌拉山下坡,冰峰闪耀在远处,下到半山后不见了,视线被邻近的山岭挡住。道路盘过山洞、小村,落到了谷底,连加峰按里程碑粗估一下,下山盘旋了近三十公里,离珠峰大本营尚有五十公里之距,这时冰峰看不见,越野车穿行在两大山岭间的谷地上。谷地相当开阔,也平坦,有个把村落、田地和牧场,道路绕行其间,让人觉得不知何往。又行进了近一个小时,路碑标明离珠峰大本营尚有二十公里距离,这时越野车已经进入山地,坡度渐升,抬头四望,满目山岭碎石,路旁渐露积雪,却不见冰峰耸立何地。

陈戈有些发懵,说这不会走错吧?连加峰说不可能,这就一条路。

十二公里处,道路旋出,视线忽然开朗,一座冰峰闪出山岭,突显于左侧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