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2/4页)

,当晚祝景山彻夜未眠,头痛胸闷气短,曾数次感觉很不好,紧急开启氧气自保,而后症状有所缓解。这人尚能咬紧牙关,一直到天亮,没有休克,也没有撑不住了打电话叫连加峰过来帮忙。早晨时他起床用早餐,时脸色很不好,满面黑气。他只喝了几口稀饭汤,没有食欲,却也还强撑着。连加峰问他感觉是不是好一些了?他说:“还行吧。”略显有气无力。

“亲身体验一下,更知道你们在这工作挺不容易的。”他还说。

这时候的祝局长比较亲切随和。连加峰告诉他这一夜他也没睡踏实,总怕客人有什么情况。他笑了笑,对陈戈说:“我说你不是,干嘛来呢,给人家找事儿。”

陈戈说:“哪知道你这么不堪一击。”

祝景山自嘲,说总在北京呆着,冬有暖气夏有空调,人都不成其人,成办公室动物了。他说连加峰你还行啊,这么喘着气睡不着觉你还能办点事,你那路怎么样了?连加峰即举手敬礼,说衷心感谢陈参谋祝局长,我县北线公路很快就要正式动工,还真是亏得两位领导的关心帮助。

“要不是你们时间太紧,真想请到县里看一看,给我们开工剪个彩。”

陈戈问:“昨天听你打电话讲山啊树啊什么的,说的是这条路吗?”

连加峰说没错,就这条路。

他说了情况。陈戈问那是棵什么树?连加峰解释树的学名叫“巨柏”,一种西藏特有的珍稀柏树,巨是巨大的巨。陈戈问这树“巨大”吗?连加峰说它能长得很大,参天之大,但是要看气候土壤条件。他说的这棵树长在雅江边,环境比较恶劣,能活下来长起来就不容易了,它还长得挺高,这就更不容易。毁了它还真是说不过去。

祝景山说:“好事是得办好。”

这时候情况还好,祝景山像是还行,只是说话声音低沉,鼻音挺重。连加峰建议他吃“红景天”胶囊,也服点感冒药以防万一。得特别特别地注意。

“你别制造紧张空气。”陈戈说,“他心里烦着呢。”

他们上车,前往布达拉宫。连加峰已经安排妥当,丹巴把车直接开到山上停车场。从上往下参观布达拉宫。下车时连加峰再次交代,说如感觉不适,一定赶紧告诉他。

陈戈不高兴了,说哪壶不开你提哪壶,有完没完啊。连加峰却坚持,他说陈参谋一会你就知道了。你可能还行,祝局长就吃力了。参观布达拉宫的人多,走来走去耗费体力,而且这到处都点酥油灯,里边一些比较封闭空气不流通的位置格外缺氧。在藏生活久的人适应,他们没问题,内地刚来的就得特别注意。

他从口袋里取出两迭人民币,分别塞给祝景山和陈戈。祝景山说你这干嘛?连加峰说拿着吧,这不是贿赂,也不是礼金,没多少,全是小面额的,帮着换点,方便使用。所到之处献一点,对藏族人民的伟大文化创造表达敬意,应当的。

“连加峰你还真周到啊。”陈戈说,听得出依然语带讥讽。

连加峰说他是干什么出身的?办公室。为领导服务,各种细节都得安排清楚。这方面他比较擅长,他的特点有一巴掌:“是是是,对对对,知道了,好的,明白。”

“分析得挺到位。”陈戈说,“回头会跟你结账,别让这么能干这么周到的一位连副书记破费大了。”

他们走进布达拉宫,这里金碧辉煌,游人如织。连加峰多次陪客人参观过,对布达拉宫熟悉有加,当向导充导游,一路走一路解说。陈戈步履利索,军人素养果然不错。她很有兴致,能拍照的地方拍照,不允许拍照的地方看得尤其仔细,拉着连加峰东问西问,问题涉及宗教历史文化习俗,有的很刁很特别,连加峰居然还多能答上。祝景山则一路缄默,基本无话。

末了他倒在布达拉宫里。也不知是身体反应特别剧烈,还是连加峰的反复交代让他心理负担特别重,祝景山一进宫参观就感觉不适。勉强坚持了一个多小时,虽曾几度停在一些开阔处呼吸透气休息,不适感还是不断加重。到了一个殿堂,连加峰领他们走过一条木廊,那里光线比较暗,下木梯走到窗台时连加峰回头看一眼,忽然惊叫一声:“祝局长你鼻子!”祝景山伸手去摸,竟是一巴掌鼻血。他抬掌一看懵了,随即猝然昏倒。要不是连加峰手疾眼快一把挽住,他就一个跟头栽到地板上去了。

他醒过来时已是下午,在医院急救室的监护病床上。一看围在身边的陈戈和连加峰,他居然还幽默了一下。

“是,肺气肿吗?”

连加峰说不是,眼下没那么严重。血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