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部分 (第2/4页)

派去接任的官员个顶个都是包拯那样的清官,也没有办法组织地方上粮食的大量流失。甚至于,有很多本身富有清名的官员,到任没有多久就立刻糖衣炮弹所腐化,深陷其中了。

到最后,事态是越演愈烈,整个大宋朝的局势如同一张被拉开的软弓,一旦弓弦绷断,这张弓也就废了。现在的局面,也仅仅是将将好能够维持的住。如果,大宋境内再一次发生大范围的灾害,其后果简直是无法想象。

吕大防、范纯仁和苏颂想尽了一切办法,也根本无法遏制这场贪腐的狂潮。

这一点,别说是朝廷了,就是蔡道本人和柴家始料未及的。

元佑五年至七年,这三年的风调雨顺,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事态的爆发。而蔡道的供种之法也让朝廷的国库在这三年之中弥补了一点损失。

这三年,不论是吕大防、范纯仁和苏颂,还是宫中的太皇太后高滔滔都是过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哪一天哪一路传来坏消息,让他们脆弱的统治在顷刻之间就立即瓦解。

这三年过后,如果真得遇到大的灾害的话,起码,三位宰辅能够确保京畿地区的稳定。

不过,高滔滔终于可解脱了。

xbqgxs

第385 太皇太后驾崩

。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不过,高滔滔终于可以彻底解脱了。

元佑八年正月,从去年起就一直重病缠身的太皇太后终于支撑不住了,高滔滔自知时日无多,便召见自己的亲信大臣吕大防、范纯仁等入内,对他们嘱咐说道:“孤死以后,官家(哲宗)是不会再重用你们的了。你们应当有自知之明,早些主动退避,让皇上另用他人,免得遭祸。”

高滔滔这么想,还是有一些自知之明的。

元丰八年,宋神宗驾崩的时候,小赵煦即便是虚岁也才九岁而已。所以,那个时候,高滔滔垂帘听政,暂时替赵煦执掌朝政,无可厚非。

可是,这个高滔滔和司马光一样的虚伪,她一再向大臣们表示,自身性子比较好静,垂帘听政是出于无奈,但她却丝毫不放松手中的权力。

而且,权利这东西就像是有致命诱huo的毒yao,任何人在它的面前,都难以抵挡住它的诱惑,高滔滔说到底,也只是一个凡人老太太而已。

她这一暂时,就暂时到了自己病故。原本,元佑七年,赵煦虚岁已经满十六岁了,可是,高滔滔却丝毫没有还政于孙的想法。

后世慈禧垂帘听政,也只是挂上帘子坐在同治帝和光绪帝的身后,处理政事。可高滔滔在上朝的时候,却一直和小赵煦相对而作,那些大臣也只看太皇太后的脸色,让小赵煦只能看见这些大臣的背部和臀部。就是宋真宗的皇后刘娥当政的时候,也不会这么对宋仁宗。

历史上,被后人评论为有武后之能,却无武后之恶的刘娥,名声自然比不上有‘女中尧舜’的高滔滔,可是,两个人当政的能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在垂帘听政时期,高滔滔和她的亲信大臣们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赵煦本人的感受,而且,她们也一点都没有放松对小赵煦思想上的教育。

司马光请来的程颐,吕公著、范纯仁、苏颂和范祖禹等人都担任过小赵煦的侍读大臣,想通过这种近似于洗脑似的教育,将小赵煦改造为一个始终恪守大宋祖宗法度、通晓经义的皇帝,尤其是,让小赵煦仰慕宋仁宗,而不是锐意进取的宋神宗。

这对一个皇帝,一个儿子来说,根本就无法忍受,可是,小赵煦却忍了下来。

对小赵煦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高滔滔都管制得非常严格,甚至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

为避免赵煦过早的耽于女色,高太后派了二十个年岁比较大且稳重的宫女一直照顾小皇帝的起居饮食,这倒是无可厚非,毕竟,小赵煦年纪还小,过早的接触女色,对于他的小身板并非是什么好事。

可是,高滔滔却做得更加过份,她完全不可小赵煦任何的私人空间,从宋神宗驾崩之后,她就一直命令小赵煦到了晚上,必须在她自己榻前阁楼中就寝,一个皇帝即便是还没有到执政的年龄,这么限制他的人生自由,就是宋仁宗处在这个位置,也是难以忍受的。

有一件事,特别能说明问题。元佑四年十二月,民间有谣传,说宫中到处在找乳母。这件事被大臣刘安世知道后,立刻上奏章,告诫小赵煦自重。而另外有一个大臣范祖禹更是直接上书高太后,其中言辞极为激烈。

这件事,其实跟已经十三岁的小赵煦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