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2/5页)

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级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情挚味永,与首联呼应。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愁。“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尤其为人称赏,不失诗苑奇葩,艳丽千秋。当夜色将尽未尽之时,一轮红日跃进出海面放射万道霞光;旧的一年尚未逝去,江上已经洋溢着春的气息,此联使诗的内涵更加丰富,意境深广。

王湾

(生卒年不详),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中进士,曾任荥阳主簿等,王湾成名很早,现只存十首,《全唐诗》收其诗一卷。其中以《次北固山下作》最有名。

题破山寺后禅院

五言律诗

常建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惟闻钟磬音。

【注解】:

1。破山寺:即兴福寺,今江苏省常熟市北。

2。万籁:一切声响。

3。磬(qing4):和尚念经时敲的一种乐器。

【赏析】:

这是一首写寺院含禅趣的名篇佳作。诗旨在赞美后禅院景色之幽静,抒发寄情山水之胸怀。诗人清晨登常熟县的破山,入破山寺(即兴福寺),在旭日初升、光照山林的景色中,表露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走到幽静的后院,面对美妙的佳境,忘情地欣赏,寄托自己遁世情怀。诗人似乎领悟到佛禅妙旨,精神上一派空明。起句对偶,颔联反而对得不工整,虽属五律,却有古体诗的风韵。纪昀评此诗曰:“兴象深微,笔笔超妙,此为神来之笔。自然二字尚不足以尽之。”

常建

生卒年不详。开元十五进士,大历年间曾任盱眙尉。常建以写田园、山水诗见长,诗风接近王维、孟浩然一派。《全唐诗》收其诗一卷。

寄左省杜拾遗

五言律诗

岑参

联步趋丹陛,

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

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

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

自觉谏书稀。

【注解】:

1。趋:小步而行,表示上朝时的敬意。

2。丹陛:宫殿前涂红漆的台阶。

3。“分曹”句:时岑参为右补阙,属中书省,在殿庑之右,称右省,也称紫徽省。紫微,本指星座,因其成屏藩的形状,故取象以为喻。微,一作薇。曹,官署。限,界限。

4。惹:沾染。

5。阙:通“缺”。补阙和拾遗都是谏官,意思就是以讽谏弥补皇帝的缺失。

【赏析】: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诗人由杜甫的推荐而任右补阙。次年写此诗。诗是投赠友人杜甫的。因而描写谏议官左拾遗的官场生活。诗的前四句叙述与杜甫上朝退朝的情形,用词雍容华贵,带有皇家气息。五六句笔峰一转,抒写诗人胸中悲慨。低头见落花满地,春光已逝,官小位卑,徒增伤感。安史之乱后国家需安定发展,而朝庭只是一派昏昧气象。诗人痛心之余,才作反语。笔法隐晦,曲折地抒发内心之忧愤。

岑参

(715…770),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人。天宝进士,曾充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中掌书记,后历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虢州长史、嘉州(治所在今四川乐山县)刺史等职。世称岑嘉州,有《岑嘉州集》。岑参是盛唐重要的边塞诗人,他的边塞诗想象丰富,气势磅礴,悲壮奇峭,语言明快,音调铿锵嘹亮,充满了豪情壮语和慷慨激昂的战斗精神,给人以极大的鼓舞。

赠孟浩然

五言律诗

李白

吾爱孟夫子,

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

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

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

徒此挹清芬。

【注解】:

1。红颜:指年青的时候。

2。轩冕:指官职,轩,车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