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 (第1/4页)

仙女怎么就没有国家认同感呢?许多人纷纷不已!经济学家们也对仙女的举动所产生的副作用表示担忧,几乎异口同声的说她在“玩火”,弄不好会自燃其身;虽然他们对仙女出手收购的时机非常认同,也赞同她坚持使用贷款进行收购,甚至对仙女面临的形势进行了详细的解剖,出谋划策。

专家们认为仙女在玩火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两点,其一就是她的资金问题,其二就是仙女的投资收益问题,因为到了37年初,她在国内的账面资金也仅仅剩下四千多亿元,而要维持庞大的五大系和西星的几家公司,仅仅每个月的工资就高达81亿元,全部的基本维持费用高达160亿元以上,如今还要维持生产,这些钱很明显让人感到捉襟见肘。相比于仙女,日本公司的资金相对来说更加充裕,或许他们没有仙女如此庞大的净资产储备,但是流动资金却有过之而无不及。更为严重的是,专家们认为仙女的救济资金太高了,每个月高达一百亿以上,仅仅上半年就达到了八百多亿元,庞大的救济资金,换来了无可比拟的社会声势,既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声望,又为自己戴上了深深的枷锁,为了保持这种声势,根本不可能一下子停止下来,而这将极其严重的侵蚀她的流动资金。认为仙女在玩火的专家越来越多,连得一些普通民众都对此议论纷纷。仙女国内公司的债务虽然不大,仅仅有数百亿元而已,形不成什么压力,因为她的规模太大了。虽然仙女还没有在国内公司投入贷款,但是在欧洲的贷款已经多达1550亿元,并且已经开始在国内贷款投资印度了;假如仙女真的陷入了印度这个泥潭,那可真的就非常危险了,而且看这种趋势,她似乎还要继续进行大规模投资,而且进行的是收益非常没有保障的高风险投资!

仙女在国内的各系公司,尤其是电子公司和新材料公司更是苦不堪言,总部的投资战略他们管不了,总部想留多少资金保命,大家也说不上话,可是日本和韩朝同行巨大的竞争压力,让他们深受其害,尤其是总部给日本人送去了大量资金,比如如今闹得最凶的世佳和松本都是仙女的“手下败将”,这可以说是总部给他们找来的麻烦。而仙女生物科技公司的负责人们更是苦不堪言,成立不过半年多的这家大型公司,根本就没有来得及整合,就匆忙投入生产,刚开始的时候各公司只能各自为政,甚至出现了彼此竞争的尴尬局面,让总公司协调人员哭笑不得。另一方面,山崎公司虽然被仙女“严重剥削”,但是实力并不弱,更得到了“自己”的巨资“扶持”,在中国市场上棋鼓大张,威风八面,让急于内部整顿的生物科技公司望山崎而兴叹。仙女的流动资金虽然高达四千多亿元,要说也不少了,但是平均到四大系身上,连一千亿元都分不到;另一方面,西星公司要钱,自然也要从仙女这里要,这一点仙女无话可说,就是最保守的仙女人也无话可说,因为公司还欠着人家几千亿元呢。仙女的资金已经出现了匮乏的状况,发放社会救济资金已经让总部某些人感到心疼,于是在六月底,仙女的员工进行了大规模的募捐运动,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大家的积极性还挺高,短短一个月筹集资金高达200亿。即使如此,公司的资金也是严重不足了,到了37年7月初,总部仅仅掌有1600多亿元,其余的要么被花出去了,要么被注入到旗下公司进行经营活动,这点钱就是仙女最后的赖以保命的钱了!当然,这种情况就是在仙女总部,知道的人也不多,公司有多少账面资金以及各子公司已经注入了多少资金都是被严格保密的!

仙女在玩火,她胆大妄为,但是中国的各公司却不得不小心翼翼的应对紧张的市场形势,从36年6月份开始生产起,他们就小心谨慎的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可以这么说,国内公司的产品一进入市场,就受到了日本和韩朝公司产品的阻击。即使在市场非常狭小的情况下,各公司之间也毫不客气的争夺不休,市场虽然小,利润也微不足道,但是强势的公司吃点稠的,弱企业也想喝点稀的,都尽量的减少公司的实际损失。这时候,日本和韩朝的公司对中国公司的压力还不是很大,究其原因是市场太小,经不起折腾,估计还有让中国同行自相残杀的意思,破坏他们之间的感情。商人以利益为追逐的最高目标,谁都不会例外,即使是标榜自己爱国的仙女也丝毫不放弃“自己的市场”,而她光亮的名头也使得其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虽然不管是中国企业还是其他国家的公司,都不乐意看到这种情况,但是大家又都无可奈何,在自然销量方面,仙女拥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因为没有一家公司有她这样的声势,谁能连续的投入数百亿元进行社会救济呢,民众怎能不清睬这关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