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5部分 (第1/4页)

,而40军则调动到了蒙特莫雷洛斯,为地面装甲部队提供支援!

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魏明涛摆出的是一个口袋阵,几乎把蒙特雷东北方向上的所有防御力量都撤了下来,将主力部队分散在战场的四周,就等着美军来钻这个口袋!当然,如果单纯从用兵的角度来看,魏明涛这种战场部署是很危险的,如果美军知道了中国军队的部署情况的话,那么就肯定会集中力量一个个消灭这些基本上孤立出来的中国军队。而让魏明涛做出这种大胆部署的原因就是美军没有可能掌握中国军队的部署情况。他一方面让二线部队在前线伪装成主力部队,迷惑美军的情报侦察系统。另外一方面,主力部队的调动是在美军的进攻开始之前24小时进行的。当然,魏明涛能够这么做,除了美军的情报搜集能力已经相当 乏之外,他能够熟悉的掌握战场情况也是一个主要原因了!

完成了这一战场部署之后,魏明涛就已经在前线集结了至少35万的主力部队,另外还有近40万二线部队以及外籍军团,其他盟国的军队作为预备队。而此时,蒙特雷南面的美军已经被完全消灭了,所以魏明涛可以集中更多的力量来进行这场战斗,而不用考虑后方的威胁!

从战术安排上来看,魏明涛与余彬的差别是很大的,魏明涛将作战的重心放在了地面装甲部队的身上,而不是火力打击部队的身上。当然,魏明涛也不是不注重火力打击的效果,只不过,从节约的原则考虑,他必须要尽量节省弹药的消耗,也就只能将重点放到地面部队的身上了。另外,魏明涛也对自己的地面部队有足够的信心,他所使用的主力部队都是真正的王牌部队,而且他也对这些部队相当了解,这与余彬不同,余彬对他手下的地面部队的了解还不多,虽然也有不少的主力部队,但是他仍然不敢把希望都寄托在他们的身上,因此就只能够倚重更为保险的空军了!

美军的反击来得异常的猛烈,而且为了支持进攻部队,美军还破天荒的集结了上千门的远程火炮,至少三支战术航空队在反击之前进行了长达半个小时的火力准备。但是无一例外的,暴露了位置的美军炮兵,以及参战的美国空军都成为了中国空军的猎杀对象!魏明涛是不会容忍美军的火力打击部队在他的头上作威作福的,即使美军远程炮兵与空军打击的多半都是假目标,他也不会让这些火力打击部队继续生存下去。在战斗的第一阶段,就是中美空军争夺战场上空的制空权,以及双方远程炮兵之间的炮战!

魏明涛没有余彬那么富裕,他在总参谋部最大的靠山就是余彬,而现在余彬成了他的竞争对手,他自然不能指望能够得到多少的照顾了!虽然,魏明涛并没有对作战物资的分配比例表示什么不满,但是他也很清楚,自己说里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他得精打细算,节约着使用每一份力量!

当时,部署在墨西哥地区,以及古巴等加勒比海国家的空军部队只有三个战术航空队,而且不是由秦空负责指挥的(秦空的重点是负责协同大西洋战区的行动,而且他已经把司令部从古巴转移到了冰岛去)。整个战区的空军作战力量只有2100架作战飞机,其中承担对地攻击任务的战机只有1500架左右,而制空战机只有不到500架,另外还有部分电子支援战机。这点空中兵力并不算少,至少比美国空军当时部署在南部战区的空军要多一些,但是比起余彬那边的空军投入,魏明涛还无法在战场上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

相比而言,魏明涛更加重视远程炮兵的使用,当时魏明涛手下的远程炮兵是最多的,比余彬手里的远程炮兵还要多出很多!仅仅是前线主力部队所装备的远程火炮数量就超过了1500门(这不包括支援性炮兵在内),另外,还有三个单独的炮兵军,拥有2400门左右的火炮!而当时中国军队拥有的地面远程火炮(包括火箭炮)的总量只有5500门,而在魏明涛这边就有3900门,占到了总数的70%以上!

当然,魏明涛手里还有一点优势力量,即当时在墨西哥西部近海地区活动的机动舰队将全力支持魏明涛这边的作战行动,虽然舰队距离战区是远了一点,但是舰队的能力还是能够得到发挥的。

而且有了这支舰队,以及部分仍然在太平洋地区活动的陆战队,魏明涛就有了更多的选择!

以魏明涛的指挥风格,有了这些打击兵力,其实他已经觉得很满足了。而在前面的争夺制空权的战斗中,虽然空军投入的兵力不是很多,但是在拥有完全的制信息权,以及强大的支援性力量的帮助下,美国空军即使投入了更多的制空战机,但是却没有能够夺取制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