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部分 (第2/4页)

发之后,中国已经没有能力限制坦桑尼亚的行动,同时中国也希望在更多的地区牵制美国,所以,坦桑尼亚与刚果(金)之间的矛盾就演变为了战争。双方在坛噶尼喀湖地区展开了激战。当然,相对来讲,这只是一场小规模的战争,中美双方的军队都没有投入进去,只是在后方为这两个国家提供支援而已。比起此时在欧洲大陆上进行的战争来讲,这里根本不值得一提。但是毫无疑问的,正是这个遥远的战场,在无情的消耗着中美两国的战争实力!

而在西北非地区,阿尔及利亚与毛里塔尼亚之间的冲突就不是这么简单的了。这两个国家以前都是投靠欧洲的,而正在欧洲控制期间,这些两个国家之间的边境出现了一些改动,原本生活在阿尔及利亚西南部地区的图阿格族与毛里塔尼亚的图库勒族是一个民族,而在欧洲的干预之下,原本属于阿尔及利亚的一块地区被分给了毛里塔尼亚。当然,在欧洲统治时期,这种领土的变动是没有多大影响的,但是随后,欧洲解体,阿尔及利亚投靠了中国,而毛里塔尼亚则倒向了美国,一时之间,两国在领土问题上的争端就爆发了出来!

战争爆发之后,阿尔及利亚迫不及待的让自己的军队夺回了被分划给毛里塔尼亚的地区,并且开始将迁入该地区的毛里塔尼亚国民以及原本是属于阿尔及利亚的图阿格族人全部赶往了毛里塔尼亚,酿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毫无疑问的,阿尔及利亚的这种行为是错误的,但是在战争期间,出了用战争说法之外,别的一切和平手段都不可能解决两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就算是比起坦桑尼亚与刚果(金)之间的冲突,西北非地区的战争的规模都是够小的,因受到了沙漠地区的限制,部队的后勤保障跟不上,所以双方投入的兵力都不多,并且基本上都是轻型部队,缺乏足够的火炮与装甲力量,而两国的空军都非常的弱小,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并不大。如果说别的地方的进行的都是战争的话,那么这里仅仅能够算得上是一场边境冲突,双方投入的兵力总和从来没有超过10万!

就是这场边境冲突,却极大的改变了西北非,西非,乃至中大西洋地区的格局。对美国来讲,非洲战场仍然是牵制中国的理想地点之一。毕竟,非洲大陆是全世界最后一个还没有得到开发的大陆,根据一些专家预测,在非洲地区蕴藏的资源,将要超过南美洲以及亚洲西部与南部地区。而对战争双方来讲,资源是关系到最后胜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中美两国虽然都是资源大国,但是其主要的战争资源以进口为主。比如,美国的石油资源有超过80%是依靠进口的,而其铁矿石更是95%的依靠进口,另外,橡胶,木材,有色金属矿石,农作物等主要的战争原料基本上都是依靠进口的。而中国的石油资源更有90%依靠进口,铁矿石,有色金属,农作物等等战争资源的大部分也必须要依靠进口。因此,谁控制了更多的资源,那么谁就更有可能赢得战争的胜利。而世界其他地区能够找到的资源基本上已经被瓜分完了,而非洲大陆上却还有很多地区根本就没有被勘探过,谁也不知道蕴藏在这个人类发源的大陆地下的资源有多么的丰富!

为了完全控制西北非,并且迫使中国在北非地区投入更多的兵力,美国虽然没有直接出兵支援毛里塔尼亚作战,却派遣自己的海军舰队攻占了加那利群岛与马德拉群岛。这是两个邻近西飞海岸线的群岛,扼守着西非地区的海上通道,同时也扼守住了大西洋上通往欧洲地区的海上通道。

在此之前,美国一直谋求攻占这两座重要的岛屿,但是因为中国大西洋舰队的存在,以及太平洋上战事吃紧,所以美国大西洋舰队很难有机会寻找到机会。而现在,中国大西洋舰队退到了阿森松岛附近,而印度洋舰队则返回了地中海。而太平洋上,中国因为受到了欧洲战场的牵制,已经难以在短期之内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了,所以美国加强了大西洋舰队的实力,在中国攻占迪戈加西亚美国海空军基地的同时,他们也拿下了马德拉群岛,随后又攻占了加那利群岛。成功的控制了赤道以北大西洋的制海权。

美国的战略行动是一步步来的,但是可以明显的看出来,中美两国在战争爆发的头半年里,重点任务还是清除掉在自己势力范围之内的敌方据点,稳固自己的根基。这无疑是正确的战略步骤,如果在战争的初期就盲目的进攻的话,那么很容易被对手抓住致命的要害,而遭受惨重的损失,甚至因此导致最终输掉整场战争!

在各自巩固自己地盘的时候,谁能够最先完成大规模进攻的准备工作,即首先完成对自己后方的巩固行动,那么谁就能够在下一轮的大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