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部分 (第1/4页)

少尉赶紧将狙击步枪的射击模式调整了过来,开始自行控制,压制那些敢于冒出头来的俄罗斯特种兵。而从屏幕上,他已经发现少校离开了隐蔽地点,少校只拿着突击步枪,看来,少校是要去彻底的干掉那些俄国老毛子了。

两人根本就没有给俄罗斯同行一点机会,当少校投出了最后一枚手榴弹的时候,最后一名俄罗斯特种兵也被解决掉了。因为战场上一直处于中国军队的电子压制之中,俄罗斯特种部队又没有别的通信手段,所以甚至没有办法与后方的部队联系!可以说,这场战斗,彻底的体现出了中俄特种兵之间的差距,即有人员素质方面的差距,更有技术与支援方面的差距!

很快,空军的轰炸就到来了,那些正在集结,准备接到特种部队的安全信号就准备通过这一危险地段的俄罗斯进攻部队遭到了惨痛的打击。也许,那些俄罗斯士兵在死亡的时候,连自己怎么被发现的,以及为什么遭到了这么猛烈的打击都不是很清楚吧!

战斗就在夜间爆发了,中俄双方投入到战场上的特种兵超过了3万人,在第一夜的战斗中,都是双方特种部队之间的角逐,双方的地面正规部队甚至连个照面都没有打!而这一战也彻底的体现出了双方在战术以及技术上的差距,中国空军的猛烈轰炸,就瓦解了俄罗斯军队的进攻企图,在第一夜的战斗中,俄罗斯的进攻是彻底的被瓦解了!

当然,这是一场非常不平衡的战争,特种部队在这场战争中最主要的作用仍然是为前线部队提供轰炸引导。但是,中国的特种部队并没有能够发现俄罗斯的秘密通信系统,也没有能够接触到对方的战线。从整个行动上来讲,虽然中国特种部队占据着优势,但是这种优势是非常片面与短暂的,随着双方投入的力量逐渐加大,俄罗斯方面的优势也显示了出来。毕竟,中国是仓促迎战!

在这一夜的战斗中,俄罗斯方面阵亡了2000多名特种兵,中国也付出了500多名特种兵的代价。但是,俄罗斯正规部队至少损失了12个师的兵力,中国空军的轰炸,起到了决定的作用,但是天一亮之后,战场的局势还会是这个样子吗?

第五章 制信息权

第五章 制信息权

收到北方的战报时,虽然全是好消息,但是鲁毅并没有感到有多兴奋。在第一天的战斗中,中国军队虽然在夜间的行动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是随着俄罗斯从欧洲地区调来了大量的空军,并且加强了电子压制力量,很快就从中国空军手里夺回了部分制空权。虽然这还不足以给中国空军造成多大的威胁,但是中国空军的对地打击力量明显在减弱。从这一系列的征兆来看,俄罗斯肯定将在这一地区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反击战役,这里已经成了中俄战场上的焦点地区了!

从整个战场的情况来看,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地区的防御是最强大的,而中国在这个方向上的进攻也是最为脆弱的。虽然54军已经在全力向新西伯利亚市突击了,而且进攻的速度已经快了起来。但是,这一地区的战略态势却表明,这是中国的整条进攻战线上最为脆弱的地方了!因此,俄罗斯展开反击的话,首先就会从这里开始。只要在这里摄制住了中国的进攻,那么中国的整条进攻战线就会被瓦解。而随着西伯利亚战区与北蒙战区之间的交通线得到了保障,俄罗斯就能够将大量的新生部队运送过来,增强在另外两个战区的力量,然后发动更的啊规模的反击作战!

从这个角度来看,西伯利亚战区的这场战役至关重要,这里将是这场战争的第一个转折点。如果俄罗斯方面成功的摄制了中国军队的进攻,保护好了那条脆弱的地面通道,并且在该战区占据了优势的话,那么整场战争的局面都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至少,中国在北蒙与西伯利亚两大战区的进攻行动都将被瓦解,被迫在这两个重要的战区转为被动的防御!因此,整场战争必然被延长,而且远东地区的进攻也将受到摄制!但是,如果中国在这里成功的顶住了俄罗斯的反扑,并且在战斗中消耗了俄罗斯大量的有生力量的话,那么俄罗斯就将失去向远东地区支援的兵力。要不了多久,整个远东地区就将在中国的控制之下了。而战局也将顺利的发展下去,甚至可以超过计划顺利的完成整体的作战任务!

双方任何一位将领都会发现戈阿战役的重要性,所以,俄罗斯在这里投入了数量巨大的部队。仅仅是在中国侦察卫星提供的情报之中,俄罗斯就至少为这次的反击作战准备了超过60个师,至少100万的地面部队。另外还从欧洲战区调遣了至少2500架作战飞机,使该战区的作战飞机数量上升到了35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