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部分 (第2/4页)
一处防空阵地上,接收单元也已经布设完毕。用电缆将雷达发射单元与1公里外的主站连接好之后,田墨才带着一脸敬佩的那些雷达技术兵朝主站赶去。
雷达本身是一个系统的科学工程,相对来讲,发射与接收单元还算是比较简单的,毕竟雷达的原理已经不再是秘密,在这方面的技术已经无法再取得重大的突破了。而在这两个单元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中央处理单元了,这几乎就是电子技术的天下,不但涉及到了计算机的技术,还需要有相关的软件,以及各种处理设备。所以,衡量一部雷达的好坏,其分析与处理能力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当田墨他们赶到主站的时候,那些负责搭建主站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在调试雷达了,看来进度不错,雷达很快就进入了正常的工作阶段,测试了5分钟,确认没有问题之后,雷达关机。现在大家都在等待一次机会,一次检验这部雷达的机会。
巴尔喀什,前线机场。
赵隼鹰的病情已经稳定了下来,已经查明是因为药物服用过多,加上猛烈的运动,确切的说应该是在作战时过猛烈的机动,导致胃穿孔。病不算重,但是他可得在病床上躺上十天半个月了,而且还留下了后遗症,今后他这胃,恐怕就不是那么的好使了。
得到了赵隼鹰中队长平安的消息之后,大队的气氛就不再那么的沉闷了。而在12个小时之内,那些地勤人员似乎是卯足了劲一样,根本就没有休息,用坠毁在跑道上的那几架战斗机可以使用的零部件修复了另外2架战机,现在全大队有16架战机可以使用,仅仅是第一战之前的1/3了!
虽然12个小时之内并没有接到新的命令,但是大家的精神一时半刻都没有松懈下来,现在所有的队员心里都憋着一股气。这第一战输得太窝囊了,即使性能再差,这也差得太离谱了吧!双方才一个照面,根本来不及还手,就被干掉了2/3,而唯一的战果还是因为对方的大意,让赵中队拣了个便宜。所以,大家都在焦急的等待着新的出动命令,都想重新去见识见识那些美国对手,要再分个高下出来。
聂鹏举的心情也不好,战机损失了是小事,但是到现在,已经得到正式的就有12名队员阵亡,另外还有5名队员在跳伞的时候受了重伤,加上赵鹏举,最后能够重新飞上蓝天的就只有31人了,一战之后,就少了1/3还多的战友,这让聂鹏举很是内疚,如果能够早一点开始交叉搜索,也许结果就不是这样了!
接到出动命令不到5分钟,全大队的16架战机就冲上了蓝天,在到达巴尔喀什湖西面约50公里的空域时,他们与前来会合的另外两个战斗机大队的43架战机组成了一个大编队。这已经是驻扎前线机场,也是参加过第一轮空战的所有大队能够起飞的战机了。看起来,另外几个大队的损失也不小啊!
飞在最前面打头阵的是杜冰峰大队剩余的22架F…11。这次他们吸取了教训,出了杜冰峰带领的是一个四机空战小队之外,别的都组成了三机编队,而且分得很开,这完全是为了防止再一次受到突然打击,只有分散开来,才能够避免同时受到攻击!
聂鹏举的大队在中间,因为F…15有交叉搜索能力,所以他们在杜冰峰后面约10公里处担任搜索工作,而且在空战开始之后,他们并不会急着参战,毕竟只有他们才能够提供比较完整的空中情报。
在聂鹏举他们后面10公里处是第三个大队的21架F…11,他们将在最关键的时刻投入到空战中去。看来这次空军总部的安排还是很有信心的,毕竟上过一次当,就不能再在同样的问题上吃第二次亏了。
本来,按照计划应该在他们身后约200公里处担任空中指挥任务的预警机因为害怕受到突然打击,向后撤了300公里,那么能够给他们提供的预警范围就只能再延伸200公里了,算上双方准备的时间,这200公里大概也就够了。当然,这只是针对F…15,F…16这一类第三代战斗机而言,对F/A…22,恐怕连20公里的安全范围都无法提供!
很快,战术数据链就将美国空军的情况传了过来。在最前面的还是两个联队的F…15E,F…16因为空战能力并不强,留在了后面。但是几乎每一位看到这种情况的飞行员都清楚,在那批F…15E更前面点的地方,肯定还有F/A…22。
聂鹏举他们一下紧张了起来,个个眼睛都盯在雷达屏幕上,希望能够尽早的发现任何一点微小的变化,但是结果却并不那么理想,出了那两个联队的F…15E之外,就没有一丁点的信号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