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部分 (第1/4页)

38军的滚滚铁流是没有人能够阻挡的,特别是在得到了强大的空中支援之后,38军的突击速度确实远远的超过了别的部队。就算俄罗斯的近卫第101装甲师对38军的进攻锋线构成了威胁,并且迟滞了其半个小时,但是在空军的猛烈轰炸下,俄军损失了上百辆坦克之后,其防御战线终于被撕开了一个缺口,接着38军的尖刀坦克部队就穿插了进去。虽然这场坦克战的规模并不大,双方投入交战的坦克也就那几百辆,但是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战,俄罗斯北蒙古集团军群东南方向是最坚强的一道防线被撕开了一个缺口。而从此开始,俄罗斯北蒙古集团军群的崩溃就无法避免了!

上校没有辜负军长的希望,只用了20分钟,就在空军战场支援攻击机的直接支援下迅速的突破了俄罗斯坦克部队的防线,接着冲到了俄军防线的后方,立即展开,并且从背后对俄军发动了进攻。随着38军前锋部队的全面展开,俄罗斯近卫第101装甲师就迅速的崩溃了!

其实,俄罗斯近卫第101师的编制并不完整,只有3个坦克团,而另外应该配备的2个坦克团都在前面的转移过程中成为了中国空军轰炸的牺牲品!因此,俄军在这道防线上的防御力量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强大,其存在巨大的漏洞其实是无法避免的。更为危险的是,俄罗斯北蒙古集团军群为了尽快的打通与西西伯利亚集团军群的联系,已经将所有的力量都用到了对54军防御阵地的进攻中去,其用来进行后方防御的部队非常少,近卫第101装甲师也是因为不满员才被放到了后面的。当然,俄军能够使用预备队也是非常有限的,连进攻部队的预备队都无法保证,又怎么保证防御部队还有预备队呢?

反正,在俄近卫第101装甲师的正面防线崩溃之后,俄北蒙古集团军群的防线已经没有什么好守的了。接下来,38军的突击行动就简单了许多,只需要顺着打开的缺口,向俄北蒙古集团军群后面猛扑就足够了!

当然,38军是行动最快的部队,但是从战斗力上来看,38军并不是最强大的。在中国陆军中,能够说战斗力最强大的部队,也就只有39军了!这才是中国军队真正的主力部队,这也是中国现在最后的一支重装甲重型军了。全军编制了2个坦克师,1个装甲师,另外还有1个快速突击旅,1个空中突击旅,再加上军属的特种大队,补给部队,侦察部队,电子战部队等等编制,其人员超过了45000人,其中战斗人员在3万人左右!这就是39军的实力,虽然从39军的进攻速度上来讲,已经超过半个世纪前的所有快速进攻部队,但是因为其完全是重型编制,而且现在的快速突击部队,比如38军也比半个世纪之前有了质的提高。所以,39军仍然属于重型军编制。在突击速度上比38军慢了不少,但是在突击力度上,却比38军强大了不少!

39军转移到西伯利亚战区之后的驻扎地点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东面150公里的一个小镇上,正好在俄罗斯北蒙古集团军群的正后方。但是,与38军的驻扎方式不一样,39军的兵力分散在了宽达250公里的正面战场上。而其突击行动也是从这么宽的正面上展开的,毕竟,这就是一支擅长攻坚战的装甲部队,如果正面太窄的话,将导致部队无法展开,部队的作战能力也无法施展出来。而39军的任务就是从背后对俄罗斯北蒙古集团军群发动进攻,消灭一路上遇到的所有抵抗力量。因为,宽大的正面虽然导致力量比较分散,但是在强大的炮兵火力,以及空中打击的支援下,39军的进攻力量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不少,只是在进攻速度上确实比38军慢了不少!

战役开始3个小时之后,负责南线进攻的113装甲师才从38军打出的突破口通过。虽然此时38军早已经冲到了前面去,但是战场上的俄罗斯残余部队仍然不少,而且这些俄军借助地下防御掩体,仍然在进行顽强的抵抗。等到113师到达战场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为38军掩护后勤补给线,并且取代空军,负责战场清扫任务,让空军有力量对前线正在进攻的38军提供支援。

打扫战场的任务并不好做,让重型坦克部队去做这些事情,也有点浪费的嫌疑,但是谁让113师的动作慢了半拍呢?而且现在该师的后勤保障部队也跟了上来,需要在这里建立起前线支援基地,这也需要部队清理出一块安全的地方来。因此,就算113师的官兵心里再不满,也得暂时停下来,出了一支机械化步兵仍然在继续追赶38军的进攻部队之外,别的部队都开始向四周行动,打击俄军的残余部队去了!

在中路进行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