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部分 (第1/4页)

能够在这里拖住欧洲人的步伐的话,对海战非常有利,所以,不管怎么样,我们先拖下去,看看情况再做出具体的决定来!”

张礼德想了下,明白了林主席的意思。现在确实应该拖时间,至少,要拖到这场将决定中日命运的海战结束之后,才将问题摆出来谈。到时候,就算问题闹多大的话,也不怕了。但是,这段时间怎么拖过去呢?

“拖时间,看来欧洲人忘记了以前吃的苦头!”林娜笑的很腼腆,但是却含有一种无法让人忽略的霸气,“现在,给汪主席汇报情况,说我们准备先与欧洲将这件事情拖下来,回国的时间要延迟了。同时,也希望海军部能够尽快爪住机会,获得胜利。如果有必要的话,应该在军事上对欧洲施加一点压力,可以的话,让外交部在俄罗斯的身上打打主意,反正这次,我们都是虚晃一枪,吓吓欧洲人!”

正是因为林娜在欧洲的精彩表现,为中国海军舰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而最终,日本虽然拿到了梦寐以求的情报,但是在实力不济的情况下,光靠情报是绝对不能够获得胜利的!

第十章 转折之战

第十章 转折之战

2046年5月23日,一个值得永远记住的日子,这一天,中日马里亚纳海战结束,中国以微弱的损失,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就如同二战中的中途岛海战一样,成为了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而这一天,也是中日战争的转折点!

关于这场战争的重点,在前面已经讲述了很多。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一场以海战为主的战争。虽然,中国是个大陆型国家,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从根本上来讲,是农耕型民族,天生具备有防御内敛的性质。所以,从新中国建立起,中国就奉行战略防御政策,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中国的发展。但是,从王一林这一代领导人开始,中国奉行的却是战略进攻政策,彻底的颠覆了中国以往的国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变化。但是,直到汪明筌这一代国家领导人即将退下的时候,中国所奉行的战略进攻政策,才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个基础,足足用了30多年的时间才完成,但是,比起中国奉行了数千年的防御政策,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快”的变化!

当中国第4舰队以损失2艘航母,2艘战列舰(都是最新式的“喀纳斯湖”级战列舰),5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的代价,击沉了日本5艘航母,4艘战列舰,12艘巡洋舰,并且彻底破坏了日本在北马里亚纳群岛上的军事基地,彻底的摧毁了日本海军远洋作战能力的消息传回国内的时候,不但中南海的国家领导人兴奋了,举国上下都沸腾了!

在前面的多次海战中,虽然中日双方各有损失,即使中国占了便宜,但是这并没有对双方海军的主力舰队伤劲动骨。特别是对日本海军来讲,因为海战爆发的地点基本上都能够得到空军强有力的支持,所以,损失并不足以威胁到日本海军在西太平洋的控制权。而这次,海战几乎是在双方空军都无法发挥多大的作用下展开的,而中国第4舰队也绝对的优势获得了胜利,并且顺利的击溃了日本主力舰队,西太平洋上的优势开始向中国一边倾倒了。而整场战争的优势也落到了中国的手中。

汪明筌收到这条消息的时候,显得比谁都要兴奋。虽然是中央军委主席,但是在很多时候,汪明筌并不干预这场战争,而是将军队的指挥权交到了总参谋部的手里,而他仅仅是以一名旁观者的身份在观察着这场战争的变化。即使这样,在这场海战爆发之后,汪明筌仍然高度关注着战斗的过程,对军委主席来讲,这就是绝对什么时候结束战争,中国将在这场战争中付出多大代价的一战!

“终于结束了!”这次,连已经好久不干预国家政治的王一林都被请到了中南海来,而且对这场海战表示出了极高的“兴趣”。

“皮定均打得不错啊,看来,我们海军将领的思想已经彻底的开放了!”周国辉也被请了过来,作为一名老军人,他更关注的是战争中人的因素,而并不像现在大多数军人那样,关注的是武器装备,而不是人!

“能够有这么优秀的军人,能够有这么优秀的领导人,看来,我们也不需要担心什么了!”王一林如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目光转向了汪明筌,“小汪,现在,我们应该重点考虑下战争后期的问题了,你有什么打算?”

这就是政治家,在政治家的眼里,战争永远只是一种手段而已,是为了达到最终的目的,而使用的一种手段,与谈判,颠覆,外交等等并没有多大分别的手段。而政治家,往往只关心最后的结果,以及怎么将所付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