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部分 (第1/4页)

镁�拥恼蕉妨μ岣撸�跎偕送觯�约八鹗В�獗事蚵艋故呛芑�愕摹5�牵�霉��褂械阋苫蟮氖牵�泄�⒚挥姓饷聪冉�男畔⒓际酰�撬�堑闹富庸偈窃趺蠢赐瓿烧饷匆淮未蠊婺W髡降男�鞴ぷ鞯哪兀�

很显然,哈维斯并不清楚,虽然中国也一直在极力的提高军队的现代化,但是中国的这个“现代化”却与美国不一样。按照中国正统的军事思想,不管在什么时代,人才是战争的第一要素,而武器永远是次要的,如果仅仅发展武器,而不重视人才的利用的话,这样的军队即使有再先进的装备,也是不堪一击的。而50多年前的朝鲜战争说明了这个道理,越南战争也说明了这个道理,甚至连现在美国在伊拉克的战斗也说明了这个道理,但是美国却一直没有把握住精髓,仍然在疯狂的发展着其先进的武器装备,以求这些武器装备来提高士兵的战斗力与生存力,但是,武器装备本身应该是为士兵所用的,是士兵来使用它们,而不是它们来控制士兵,这个住次关系上的颠倒,让中美两支强大的军队有着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

而正是这个不同,所以哈维斯很难对中国的军事思想有更深刻的理解。而现在,他的疑惑也是很正常的了,因为他并不知道,志愿军的指挥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常青为了保证战斗的流畅性,已经将指挥权下放到了军一级,而他只负责在战略上的调动与安排。而这当然需要志愿军有着高素质的军官团体,不然,一个小小的错误,就有可能葬送志愿军了!而在中国,就从来不缺乏优秀的军事人员!

其实,在上将心里,他已经觉得自己找到了志愿军战斗的方法。在上将的眼里,中国军队一直遵从了穿插分割,包围歼灭的战术。虽然,这一战术很老套,但是在中国人的手中,却是玩得花样百出,从50多年前的朝鲜战争开始,中国就用上了这套战术,并且以此战胜了比自己强大许多的联合国军。而在50多年后的现在,中国在几次战场上都用上了这种战术,而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似乎,在这些中国将领的脑袋中,这一战术都被灌输得很彻底,似乎成为了他们的基本战术。当然,每一位将军将这套战术使用出来的时候,却各是一个味道,这让哈维斯对中国人的创造能力感到很是惊奇。

当然,哈维斯因为没有能够完全掌握中国的军事思想,特别是,他没有办法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自然无法模仿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也就无从谈起完全掌握中国的军事思想的问题了。虽然,哈维斯看出了中国军队的战术方法,但是他只是从战术的层面上来理解中国这套作战方针的,而不是从战略的层面上来理解的!如果把目光放远一点,就会发现,中国在战略层面上都是以这套方法在战斗!

从支持巴基斯坦作战,到在西部地区部署重兵牵制印度,直到志愿军参战,中国是在一步步的分化印度的力量,而在志愿军的前两次战役中,也是从整个战场上在分割印度的实力,直到现在,开始了全面进攻,仍然是先分割,后包围,再歼灭。可以看出来,中国几乎就是在围绕着这套战争方法行动。虽然,这套战争方法是有点老套,但是老套的东西都能够生存这么久,那就自然有其道理,而且其旺盛的生命力也证明,这套战争方法确实是行之有效的,而且是可以持续下去的!

很快,当印度方面否决了疯狂的全面战争计划的时候,就将主要的精力转移到了美国志愿飞行队的身上来,而这时候,印度总理甘德的目光也落到了哈维斯上将的身上。

“上将……”哈维斯身后的助手小心的提醒了有点出神的上将一下,才让这名美国将军从自己的思维中清醒了过来。

原来,开始甘德正在询问哈维斯,关于美国志愿飞行队什么时候达到的问题,而哈维斯一直就没有听这些言谈多于行动的印度人讲话,所以一时没有注意到,而得到后面助手的提醒后,上将才反应了过来。

“我们的志愿飞行员已经到了!”哈维斯迅速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维,“按照现在的安排,志愿飞行队的作战飞机将在2天之后到达,如果印度方面能够在这2天之内做好作战的安排的话,等到这批F…35战机一到,就可以立即投入到战争中去了!”

虽然,甘德对这名美国上将开始没有认真听他们的会议感到不满,但是想到这批美国的志愿飞行队可是他们现在的救命稻草,而且搞好了与美国的关系的话,以后的援助还会源源不断的到来,所以甘德只能忍住了心里不满,向哈维斯露出了一个满意的笑容。

现在印度的反击行动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在得到了美国的猝发通信技术之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