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部分 (第3/4页)

根虎鞭和补药,补药是赐给叶老太公补身子的,还有一方玉如意,倒是特意言明,这虎鞭却是赐给自己的。

叶春秋恶寒:“这敢情好,我恰好入宫谢恩。老太公起了吗?”

这仆人道:“早就起了,清早有人投贴来,是个同乡,本来只是投个拜帖,老太公看着高兴,就在厅里和人拉家常。”

叶春秋后襟发凉,按理来说,这种投个拜帖只是投石问路,不算是正式的登门造访,这老太公还真是闲得发慌啊,这样也好,得给他找点事做。

叶春秋便穿了朝服,一面吩咐仆人道:“我要去东阁当值,顺道还要去谢恩,你去和老太公说一声。”

叶春秋决心自己该要做个好官了,不能再四处游荡,尤其是不能待在家里,做官要厚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是祖训嘛,让老太公在这儿玩吧,奉陪不起啊。

忙不迭地出去,马车已是等好了,坐进舒服的沙发,马车直接到了午门。

午门这儿已有一些内廷的官员出入了,看到了这辆马车,都觉得惊诧,还从未见有官员坐马车出入的呢!

其实在宋朝的时候,就有人抨击轿子的危害,并且做出表率,不肯坐轿,那人叫什么,叶春秋也记不清了,大概是王安石或者是司马光之类的名人,不过虽是如此,可这官场上的风气就是坐轿,叶春秋从车上下来,反而成了异类。

不过叶春秋不在乎,倒不是故意要标新立异,而是叶春秋就是奔着推广马车来的,第一批定制的马车,叶春秋会给内阁和各部堂的大人们送一辆,他们爱不爱坐是一回事,叶春秋却得保证他们家里得有一辆。

叶春秋徐徐入宫,先是到了东阁。

杨廷和见他来了,依然是那副和蔼可亲的样子,道:“叶侍学,奸贼伏诛了。”

叶春秋神情先是一愣,而后不由道:“噢,焦芳……”

杨廷和带着微笑道:“陛下下了旨,命老夫主持河南科举舞弊一案,这几日就要开始深入查下去,而今已有了一些眉目,许多河南考生,已入京来状告了,清早的时候,焦芳又上奏请辞乞归,陛下依旧不肯。”

(未完待续。)

第八百章:太后有请(第七更)

对于杨廷和的话,叶春秋还是有些意外的,想不到河南那边这么快就有了动作,叶春秋深深地看了杨廷和一眼,觉得杨廷和很是不简单,他作揖道:“如此,这锄奸之事就都得有劳杨学士了。”

杨廷和又是笑着摇头道:“也没什么,为陛下效命罢了,春秋是来当值的吗?”

叶春秋惭愧地道:“是去谢恩的。”

一听谢恩,杨廷和捋须道:“难得,难得啊,叶侍学太得陛下厚爱了,去吧,老夫正好整理一下河南士人的状纸。”

叶春秋知道,但凡是要搞倒一个人,至少在大明朝,用科举舞弊来做武器堪称神器,几乎可以让人一辈子翻不了身,大明几条不可逾越的红线,除了谋反之外,就是科举弊案了。

叶春秋没有再说什么,虽然他不太喜欢这种不择手段的方法去打倒一个不择手段的人,可是这毕竟与己无关。

叶春秋走出了东阁,旋即便去了暖阁,朱厚照似乎早就料到叶春秋会来似的,早就在此等他了。

一见到叶春秋,朱厚照便笑意迎人地道:“老三,朕的虎鞭吃了没有?”

叶春秋感觉脸上有点僵硬,还是轻轻地摇了摇头。

朱厚照看着叶春秋脸上的不自然,也就不再取笑了:“朕思来想去,觉得挺有意思,哈哈……你莫要板着脸,朕只是开玩笑而已,昨夜朕回宫之后,你祖父没有怪朕吧。”

叶春秋的脸色缓和了一些,道:“谁敢怪陛下?倒是家中大父命臣对天赌咒发誓,要好生报效皇恩,为陛下效犬马之劳,又特意重申了家训……”

朱厚照听到这里,眼眸顿时发亮,好奇心作祟了,忙道:“咦,你家的家训是什么?”

叶春秋只得答道:“忠良之后,自然……”

“噢,原来是要做忠良,难怪你这样的忠良,原来是有渊源的。”朱厚照倒是露出了几分理解的笑容,随即又问道:“令祖是何人?”

叶春秋不禁汗颜,就一个乡下小地主,这都是叶老太公吹牛逼用的,想不到朱厚照还当了真,却不得不道:“宋时的文定公叶讳适乃是家祖。”

到底叶家是不是文定公叶适的子孙,叶春秋也不清楚,不过叶老太公确实一口咬定了,现在陛下问起,只好这样答了。

“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