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部分 (第2/4页)

役便小心翼翼地看着焦黄中,焦黄中只是冷笑,不予理会。

叶春秋便道:“那我回去取。”

焦黄中便道:“这是什么话,时候不早了,叶县丞,朱学士和杨郎中还在那儿等着呢。”

叶春秋皱眉道:“这些东西都很是贵重……”

焦黄中却是冷冷地道:“叶春秋,你没有规矩了吗?记着,要叫大人,现在你是末流的县丞,我是翰林清贵。”

叶春秋将他的话当耳边风。

正在这时,又有差人来催促道:“朱学士问,收拾完了没有。”

焦黄中便嚷嚷道:“快一些,叶县丞,我等还要急着交差……”

叶春秋则是将自己所有的手稿都取出来,足足有一沓之厚,至于其他的仪器,只怕要舍弃了。心里这样想着,不免生出遗憾之感,这些仪器,都是自己花费了重金打制的,其实银子倒还好,现在叶春秋并不缺银子,只是花费的时间却是不少。

隔三差五的催促了几次,叶春秋总算收拾好了,便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出去,吏部那儿便来了人,督促着叶春秋出京。

叶春秋将几份早已准备好的书信交给老书吏,吩咐道:“这些是写给家父和一些在京朋友的书信,望程书吏代为转交。”说罢,他朝程书吏行了个礼。

程书吏看了一眼一旁凶神恶煞的焦黄中,有些犹豫,最后咬咬牙,将书信接过放入怀里,才道:“学生明白,叶编撰好走。”

(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五章:太后明察(第二更)

焦黄中冷眼地看着,直到听到程书吏的话,顿时怒了,冷冷道:“是叶县丞,你做了这么久的书吏,连一点规矩都不懂吗?”

程书吏便不敢做声了,只是很同情地看着叶春秋。

叶春秋却只是淡淡一笑,背着行囊,潇洒转身出去,出了詹事府,吏部的人已经在这里等着了,那杨修亲自过来,只是漫不经心地看了叶春秋一眼:“走吧,时候不早了。”

叶春秋料不到,当初来这里时,春风得意,可是现在却是被赶着出京师,他回眸看了詹事府一眼,颌首点头:“走!”

………………

此时在紫禁城里,朱厚照几乎是被张太后吼来仁寿宫的,连连催促了几次,他才不情不愿地来。

近日他在琢磨他修建别宫的事,有了银子,底气也变得足了,虽然上次挣的银子或许还不够修几个大殿,却还是给了他不少的底气。

谁晓得这时候,张太后直催促着他前去仁寿宫,朱厚照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等到了仁寿宫,却发现这儿的情况有些凝重。

便见张太后一脸深沉的坐在榻上,而一旁的寿宁侯张鹤龄则是乖乖地垂手而立站在一边。

张太后看了刚进来的朱厚照一眼,慢悠悠的道:“皇帝,你来坐。”

朱厚照忙是坐下,道:“母后,这是怎么了,儿臣不是清早才来问安了吗?这几日也没犯什么错。”

他瞥了一眼张鹤龄,心里不由想,不会又是告了什么状吧。

却见张太后不露声色,只是道:“噢,且等一等,等一会儿就知道了。”

事实上,张太后此刻的心情是有些激动的,关于药效的事,张鹤龄已经绘声绘色地说了,用张鹤龄的说法是,已经多年不举,不过用药之后,便如狼似虎,仿佛有虎豹附体,此前他也曾寻医问药,却大多无用,倒不是诋毁了古时的x药事业,实在是从前因为过于放浪形骸,这方面的药用得多了,所以这几年来,无论寻什么药,都是一丁点效应也没有。

这病情,不正和朱厚照的妃子以及身边的伴伴们所说的一模一样吗?

陛下也是如此,只是陛下从前更胡闹一些。

张太后的激动可想而知,自个儿……说不准还真能抱上龙孙啊,若是如此,这可真是祖宗保佑了。

见朱厚照不安地坐着,张太后突然道:“哀家听说上一次筳讲,陛下问编撰叶春秋近来在做什么,他回答说是在炼药……”

一听这个,朱厚照更加坐立不安起来,这是他的隐疾,平时母后虽然心里跟明镜似的,却是不好对他直说,现在竟是直接问起,顿时使朱厚照无所适从,朱厚照硬着头皮支支吾吾地道:“儿……儿臣……”

张太后慢悠悠地道:“叶春秋这个编撰哪,是真正为陛下好的……”

朱厚照的脸色不由红了起来,张太后这样说,不正是说,叶春秋炼的药是为自己准备的吗?

一旁随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